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出处 成语出处

押ang韵的打油诗-押韵打油诗集

tamoadmin 2024-10-21 人已围观

简介藏头诗:?水洗尘埃道未尝, 甘于名利两相忘。心怀六洞丹霞客, 口诵三清紫府章。十里采莲歌达旦 ,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 ,见得山中好酒浆。藏尾诗:祝贺伊人过华诞, 杨柳青青花如烟。?君子好逑万年唱, 燕飞双双碧云天。生祥爱河千帆渡 ,日漫情山蝶流连 。快意人生盈盈笑, 乐为丽人拨琴弦。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

押ang韵的打油诗-押韵打油诗集

藏头诗:?

水洗尘埃道未尝, 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 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 ,一轮明月桂飘香 。

日高公子还相觅 ,见得山中好酒浆。

藏尾诗:

祝贺伊人过华诞, 杨柳青青花如烟。?

君子好逑万年唱, 燕飞双双碧云天。

生祥爱河千帆渡 ,日漫情山蝶流连 。

快意人生盈盈笑, 乐为丽人拨琴弦。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现在常见的是第三种,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

诗体概述

在中华诗歌百花园里,除了常见的正体诗词以外,还存在大量的另类诗歌----杂体诗词。具有代表性有:

回环(文)诗、剥皮诗、离合诗、宝塔诗、字谜诗、辘轳诗、八音歌诗、藏头诗、打油诗、诙谐诗、集句诗、联句诗、百年诗、嵌字句首诗、绝弦体诗、神智体诗等40多种。这些杂体诗各有特点,虽然均有游戏色彩,但有些则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至今。

由于藏头诗“俗文化”的特性,注定其难登大雅之堂,不为正史和正集收录,从古至今,藏头诗多在民间流传,或散见于古典戏曲、小说。如:《水浒传》中梁山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取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

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

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藏头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押韵。押韵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般来说,诗歌的一二四必须押韵,词义对仗工整等等。

藏头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散文藏头诗,叙事藏头诗、五言藏头诗、七言藏头诗、哲理藏头诗、自然藏头诗、古代藏头诗、现代藏头诗、祝寿藏头诗、生日藏头诗等种类。藏头诗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游戏和实用双重印迹。

藏尾诗

藏尾诗:诗词的一种。特指那些将某些需要表达的内容依次赋于每句诗的最后一字,相对应的还有藏头诗等。

基本情况

藏尾诗都用于对爱情等的含蓄表白,或者是对某人甚至是教育、政治、军事方面的暗讽。如今年北京高考的一首藏尾诗《站在历史天空下的幻想——高考感怀七十二行诗》等,在某些特定的时候,藏尾诗无疑是针对教育、政治等的一把利器。

其次,现在越来越流行的各种姓名藏尾诗的收费创作等。

格律要求

我国是汉代之后才有所谓的格律诗的——而在诗词写作上这一理论体系简化为一系列的关于平仄的格式要求。大致上可以分为单句的要求和句间的要求。

关于单句的格律要求,格律诗的标准句式其实只有如下几种:

五言:

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七言

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这句有时有变格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在实际的写作中偶数位的字的平仄一般是不能变的,但是奇数位(最后一个除外)的字平仄是可以改的——不过在改的时候要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孤平

关于孤平有两种定义,第一种是认为一句当中除了最后一个字仅剩一个平声字的情况叫做孤平;另外是认为出现两仄夹一孤的情况就是孤平。我比较偏向于第二种定义,但是在实际写的时候还是两种都不要出现最好。

所以当你在写“平平仄仄平平仄”这句的时候,如果第一字不得已要用仄声字那么可以把第三字换个平声字,变成“仄平平仄平平仄”。

三平调

当全句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字的时候就叫做三平调。

三仄尾

相似于三平调,就是指全句最后三个字全是仄声字。曾经见到过有些对格律一知半解的人写的诗,上句是三仄尾,下句是三平调。

单句的平仄要求大概就之上这些,句间的平仄要求如果你知道格律诗的偶数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除第一句之外奇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的话就只剩两个字:对、粘。

所谓对,就是说第偶数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和上一句的第二字的平仄相反。

所谓粘,就是说第奇数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和上一句的第二字的平仄相同。

所以从上面就可以看出,一首诗的平仄基本上是由第一句完全决定的。之所以是用第二个字作为标准时因为我们在上面说过,第一字的平仄是可以变的。

对于不会写诗的人来说,也许会认为押韵和对仗是一首诗的关键。看到这里你也许已经发现,对仗和押韵就算重要,也只是写诗的很小一部分。

对于押韵需要注意的是也存在类似于平仄这样的古今读音的争议。

至于填词,我觉得比写诗简单,照着词谱填就好了——当你要填的词牌确定的时候,需要的格律格式也就定了——当然要写好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初学填词的时候应该学着填些小令,如《如梦令》、《生查子》之类的,等到词句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开始填些较长的。不过有些太短的词牌反而更难写好,如《十六字令》,这些自己斟酌。

怎么快速学会写诗?打油诗也可!

新诗的押韵问题

诗的构成有两个基本的要素:第一个是真挚、美好、强烈、浓厚、深沉的感情,它是诗的内部的素质,品格的本质;再辅佐以想象力、意象、夸张等就更为精彩。第二个是优美、精炼、生动、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它是诗的外部特征,必备的形式。

我是看重诗的语言的音乐性的,它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朗读的旋律感(声调与词汇的结合),节奏(句子所含的顿数)和韵脚(或密或疏或转换的押韵)。语言的精炼决定了较短的句式,句式之短使诗易于分行,也易于产生节奏。正是分行和音乐性使诗与文在形式上容易区分。

如果仅只具备第一个要素,诗和其它文体(尤其是散文)就不易区别,首先在外形上就造成诗文不分家的印象。如果仅只具备第二个要素,那就等于抽去了诗的本义与内涵,所谓诗就徒有其表了。譬如《红楼梦》中薛蟠以“女儿”为题的那一组大作,就毫无诗的内涵。贾宝玉貌似宽容实含挖苦地说它“只要押韵就好”,总是肯定了它还具有一点诗的形式。

人们接触和认知事物总是从外部、外形、外貌、外观开始的。譬如有些(不是全部)打油诗,墙头诗,枪杆诗,快板诗从诗的本质上讲是不够格被列为诗的,但是人们还是冠以诗字来叫它,就是(尽管只是)因为它具有诗的外部特征。正如稻草人,机器人,纸人、糖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但人们称呼它们时还是加一个人字,就是(尽管只是)因为它具有人的外形特征。所以说形式问题并非不重要。形式与内容之间既不能划等号,更不能为内容所替代,它也是具有独立品格的。

诗的押韵属于诗的形式范畴,是一个值得重视、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诗歌有着长达几千年的押韵传统,同人们对诗歌的共识和审美习惯紧密相连。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名作《自由,爱情》在我国曾经有过三种译法,一种是孙用译的“自由,爱情!我要的就是这两样,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我又将爱情牺牲。”再一种是兴万生译的“自由与爱情,我需要这两样。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我又牺牲了我的爱情。”还有一种是殷夫(白莽)译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三种译法,意思和语言都是不错的,为什么只有殷夫的一种流传开来了呢?原因明显而简单,就是它较之前两种译法更符合中国人对于诗歌的要求和欣赏习惯,并且大大减少了背诵的困难。大家知道,押韵并不是自从沈约创“四声八病”之说、有了绝句和律诗之后才有的,从古代的《诗经》直到今天的民歌都有韵脚。在汉刘邦时期中国本没有格律诗,他的《大风歌》也是押韵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如果改掉韵脚:“大风起兮云飞腾,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国土。”意思未变,气势仍在,试问背诵起来感觉如何?如果把《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改为““关关雎鸠,在河中滩,窈窕淑女,君子佳妻。”你的感觉又会如何?押韵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正是如此,至今仍有相当多的中国人把押不押韵作为区别诗与非诗的简单判断标准之一。古代的不用说,对于“五四”以后的新诗,主张应当押韵的人也很不少。大家熟知的如:作为诗人的主张“精炼,押韵,大体整齐”。他还说过:“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指的就是没找到自己的形式。鲁迅主张“新诗先要有节调,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闻一多,何其芳,徐志摩……也都有这方面的实践和论述,限于篇幅,就不摘引了。如果说只要是真正的好诗可以无韵已经是一种共识,那么诗应当押韵则是时间更久、人数更多(包括外国人)的一种共识。即如楼梯式的创始人、前苏联的大诗人也是主张节奏和押韵的。他在《怎样作诗》一文中写道:“韵律(节奏、拍子)是诗的基本力量,基本动力”。“没有韵脚(广义的韵)诗就会散架子的。韵脚使你回到上一行去,叫你记住它,使得形成一个意思的各行维持在一块儿。”(《马雅可夫斯基选集》第五卷)

因此,对于押韵问题不屑一顾或一脚踢开都是轻率的。“五四”运动解放了诗体,一直解放到今天,八十多年了,已经解放到了不受任何约束、不遵任何规则、不要任何局限,不讲任何句式、不懂任何声韵、绝对自由散漫、和散文没有了任何形式区别的程度。有些诗人似乎觉得解放得还不够满意,完全不管读者满意不满意;竭力维护诗文不分家只分行的自由,完全不考虑是否骚扰了读者读诗的自由。语言学家魏建功说:“我们语言上音乐性的特点,不是其他语言所能比的……由于语言有音乐美,词汇爽约双音组织就特别发达。又由于双音组织的条件,从词汇到词汇,就都有音节匀称的要求。”(《魏建功文集》第四卷第416页)余光中今年五月讲到:“自由诗太自由了,自由到没有规则。”(在同济大学的讲演《诗与音乐》)他们的这些话对于纠正新诗的散文化倾向都是有益的。

现在已经没有谁主张要为新诗制定一种或几种严格的格律,但是主张押韵并不是无理要求,也不能算是思想僵化保守。断言不押韵的诗不能叫诗当然是过于偏激了,无韵的新诗成为一大流派,并且产生了许多好诗,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押韵的和不押韵的都有好诗和非诗,我们手头上都有多不胜举的例子。

在肯定和确定了诗的本质和内涵(我暂以神字代替)的前提下,提倡讲究一下包括押韵在内的形式美(我暂以形字代替)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说是未尝不可吧。当然,说到底诗之所以为诗关键在“神”,(如艾青前期的一些无韵诗)而不在“形”(如上面提到的薛蟠的大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对诗的接受尺度是,宁可有神无形,而不要有形无神。具体说无韵的诗总比有韵的非诗好得多。

一首诗既渗透着诗的“神”,又完备了诗的“形”,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统一,形神兼备,岂不甚好!

什么是打油诗?

(一)

诗歌中的意境

一首好诗至关重要的,就是她的意境美。

如果诗的意境不美,尽管你有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旋律,它也不会给人以真正的美感,也不会具有诗的艺术美,从而,也就失去了诗意美。

诗是很讲究意境的。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贵意境等,就是讲诗的意境的重要性。但何谓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它的全部奥秘既是外部世界即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即意的具象化。意境的形成,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而意境的创造,则是诗人为源于生活的情意寻找一个更为典型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实践。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可以称之为意境美的典范。在诗中,徐志摩对诗的意境是苦心经营和刻意追求的。他将自己对母校多年的感情浓缩在精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由于徐志摩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垂柳被镀上了一层富贵而又妩媚的金色,在轻柔的微风摇曳,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仿佛一位美艳绝伦的新娘,这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同时也在诗人的心中荡漾。在徐志摩的眼中,那柳荫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沉淀着他象彩虹一样绚丽迷人的梦;可以说是融情入景,把那如水中月,镜中花般的“彩虹似的梦”描绘的多么形象、鲜明,多么令人心醉,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似的。于是,他似乎乘着满载星辉的的一叶小舟,向着水草幽幽的小河深处,击拍纵歌,去寻找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于是几声浸透淡淡哀愁的的箫音,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于是,便诞生了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 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再比如,这样的的一首诗歌〈思念〉。虽然寥寥数字。但它抓住了意境美这一要素,应该是一首很好的情诗。读了它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春意融融的午夜,一个寂寞的男孩,独坐在窗前思念远在他乡的、心爱的女孩。春天,本来就应该是少男、少女们的季节。这首诗通过柔风、无垠的夜空、随风轻舞的柳絮,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多么浪漫的春夜,但景色的愈发美丽,更衬托出男孩的寂寞,美的让人心碎!这一感情又通过一幅精彩的描述得到升华:几颗晶莹的泪滴悄挂腮边,就像露珠沾上草尖!请想象,黎明,草尖上跳动的露珠,那是多么的令人砰然心动,使人顿生爱惜之心,这更衬托出这份思念的凄楚,令人心酸。因此,这是一首很好的诗歌。

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一定要注意意境的描述,抓住了意境,你就抓住了诗歌的灵魂,那你肯定就能写出很好的诗歌。

附:

思念

初春,夜,柔风徐徐。

思念你的我,

独自凝望无垠的夜空。

几颗晶莹的泪滴悄挂腮边,

就像露珠沾上草尖!

窗外,朵朵柳絮随风轻舞:

飘飘,又见你弯弯的眉!

=========

读诗的意境

从古至今,中国最灿烂的文化莫过于文字,从古朴典雅的陶器到书生文文的字画,从悠悠含蓄的古诗到引人入胜的现代小说,这些都离不开文字的修饰推敲。而对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人来说,诗,这种文学艺术似乎在被人们淡忘。也许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读诗是一种水中望月,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其实,读诗的意境并不高深莫测,只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人们写诗,或是为了反映事理,或是寄情所感,都是为了表达诗人当时的一种心境。古人写诗,讲究“逸伦之士,非理不动”,要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近而川渟岳峙,成为智者。古代的诗要求最严格的就是平仄韵律了,且格式都是很有讲究的。而自从1917的开始,现代诗诞生了,白话文的描述手法不仅通俗易懂,也取消了许多繁琐的取读结构。现代诗也没有了以前的平仄之声,更注重了艺术的联想和感情上的渲染。比如,舒婷的《致橡树》和《诗经》中的一些文章相比,我们不难看出,前者人们思想的开放,以大胆的想象来赞美爱情,而这在古代的诗词中是绝对看不到的。所以,现代诗的美感也就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代诗虽然大方,但也不乏委婉柔情,现代诗大多是朦胧诗。记得在《关于朦胧诗的三味、三度及三品》中说,朦胧诗有三味:“思的迷惘”、“感情的隐秘”、“艺术的新异”,应有三度:“自我表现”、“打破传统”、“艺术创新”。并把诗分为三品:“凡有积极意义,艺术技巧上有创新的列为上品;内容一般的,或富有感情而尚未临于消沉,表现手法新颖 的列为中品;内容不好,消沉颓废的,即使有比较新奇的表现技巧,列为下品。”可见,现代诗更注重意象的追求,而对于文字的斟酌就不如古人那样细致了。在艺术上,现代诗的特点是,以象征的手法为中心。作为现代诗,从韵脚上讲,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绝大部分是不押韵的。现代诗强调节奏、音律、意境。比如闻一多的《水》,虽然表面描写的是一潭脏水,但是其实际意义是要借脏水的呆滞,霉烂来创造一系列丑恶的意象,近而揭示当时社会的混乱,表达作者厌恶痛恨之情。再如,普希金的《致大海》,明写的是大海的辽阔,歌颂大海的奔放崇高,其实诗人描写大海意在象征自由,表现诗人极度渴望自由,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可见,诗以言志,不仅可以从诗中品味韵律,更可以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作为一个读者,我们在欣赏诗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身临作者的意境。要想读出诗的美,先要了解诗人当时写诗的背景,这是独处意境的前提,比如: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见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如果只是单纯的读这首诗,很难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这首诗是作者写于“”结束后不久,当时的青年着处于迷茫之际,作者以钥匙为意象来激发青年们要重新努力,继续发奋,尽快“”的阴霾中走出来。了解这些背景之后,此诗的意境也就不言而喻了。其次,要用心领略诗人的心境,这需要我们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想象。积累多了,视野自然会丰富。当你被诗人的创作所感染,你也会有所感,有所悟,甚至是用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读者的最高境界了!

无论是什么诗,,或是含情委婉的,或是悲怆豪迈的,或是典雅唯美的,都会以其语言的细腻,精巧,绚烂被人们所喜爱,以其朦胧,粗犷,质朴的风格被人们所吸引。学会读诗,不仅是对文学的欣赏,更是对自身品质的修养,高尚情操的陶冶。诗,这个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将永远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什么是打油诗

打油诗,据说是唐代一个姓张的打油人最先创作的,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典型的如“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后来泛指那些平仄、押韵不合“规矩”、比较口语化的诗歌。若从这意义上讲,打油诗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也许历史上的第一首诗就是打油诗。而张打油,无非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罢了。

不合律与口语化是构成打油诗的基本要件,两者缺一不可(这是我的观点,可以商榷)。因诗歌语言有其比较特殊的地方,有时是名词或现象堆集,有时是语序拆分或颠倒,典型的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我余因之梦吴越”,“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等,之所以这样,有的是为了平仄压韵,有的则是为了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所以,有些不合律的诗并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归为打油诗,而应该归为古风一类。杜甫从律最严,但有时也会下意识地作些古风一类体裁的诗歌。同样,有些看上去非常口语化的诗,因其合乎格律,所以也不能归为打油诗。所以,要判断是否打油诗,应当同时看它是不是合律和是不是口语化这两点。老百姓称打油诗为“顺口溜”,我认为是再贴切不过了。

英语打油诗的格式

打油诗,据说是唐代一个姓张的打油人最先创作的,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典型的如“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后来泛指那些平仄、押韵不合“规矩”、比较口语化的诗歌。若从这意义上讲,打油诗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也许历史上的第一首诗就是打油诗。而张打油,无非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罢了。不合律与口语化是构成打油诗的基本要件,两者缺一不可(这是我的观点,可以商榷)。因诗歌语言有其比较特殊的地方,有时是名词或现象堆集,有时是语序拆分或颠倒,典型的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我余因之梦吴越”,“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等,之所以这样,有的是为了平仄压韵,有的则是为了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所以,有些不合律的诗并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归为打油诗,而应该归为古风一类。杜甫从律最严,但有时也会下意识地作些古风一类体裁的诗歌。同样,有些看上去非常口语化的诗,因其合乎格律,所以也不能归为打油诗。所以,要判断是否打油诗,应当同时看它是不是合律和是不是口语化这两点。老百姓称打油诗为“顺口溜”,我认为是再贴切不过了。我们通常把通俗、诙谐、不拘一格的旧体诗叫做打油诗。那么打油诗究竟怎样来的呢?这里面有一 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相传唐朝有一个参政,在下大雪时到衙门里去,路上发现有人在洁白的粉墙上写了一首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皆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镐的使镐。”参政看到洁白的粉墙被涂脏,大发雷霆,立即命令手下人缉拿写诗者治罪。抓了半天也没有抓到,最后把一个叫张打油的抓来了。参政问他会不会作诗,回答说会。参政听了不相信,决定当场考考他。要他以南阳陷于敌军重围,请求派宾支援为题作诗答对。张打油不慌不忙,思索片刻后便吟诗一首:“天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诗的格调同前一首一样诙谐幽默。参政听了捧腹大笑,不但没有给他治罪,反而把他放走了。从此张打油也就出名了。后来人们把像张打油写的那样通俗、诙谐、幽默的诗叫“打油诗”。

aabba韵主要用于五行打油诗nbsp;limerick这是一种通俗的幽默短诗,由五行诗句组成,韵式是aabba,主要格律是抑抑扬格,第三和第四行是两个音步,其余各行是三个音步。它的起源不详,18世纪时在爱尔兰的利默里克郡有一群诗人用爱尔兰语写五行打油诗。用英语写的第一个集子出现在1820年前后。其中最有名的是利尔《胡闹集》(1846)中的那些。介绍一些英语诗律一、自由诗nbsp;nbsp;nbsp;三特征:(1)无韵(2)音数或音步不拘(3)行数参差nbsp;二、诗行的长短nbsp;nbsp;1、偶音行nbsp;nbsp;(1)十二音:亚历山大式(alexandrine),源于12世纪《亚历山大故事诗》nbsp;nbsp;(2)十音、八音nbsp;nbsp;2、奇音行十三音、十一音、九音nbsp;nbsp;3、短行七、六、五、四、三、二音nbsp;nbsp;4、长短行(此处指有规则的长短行)nbsp;nbsp;*跨行法:一个句子分跨两行或多行(抛词法:只留一个词抛到另一行)nbsp;三、音步(foot)nbsp;nbsp;希腊、拉丁语一个长音和一个或两个短音结合,构成音步。法语无长短音,故一个音算作一步。英国用重、轻音和希腊长、短音相当。若干音步构成诗行,这叫“步律(meter)”普通步律四种(xnbsp;表示轻音):1.轻重律:(1)淹波律(iambicnbsp;ornbsp;iambus):一轻一重律nbsp;xnbsp;anbsp;nbsp;xnbsp;anbsp;nbsp;xnbsp;a(2)阿那贝律(anapest):二轻一重律nbsp;xnbsp;xnbsp;anbsp;nbsp;xnbsp;xnbsp;anbsp;nbsp;xnbsp;xnbsp;a2.重轻律:nbsp;nbsp;(1)特罗凯律(trochee)nbsp;:一重一轻律nbsp;nbsp;anbsp;xnbsp;nbsp;anbsp;xnbsp;nbsp;anbsp;xnbsp;nbsp;(2)德提尔律(dactyl):二重一轻nbsp;anbsp;xnbsp;xnbsp;nbsp;anbsp;xnbsp;xnbsp;nbsp;anbsp;xnbsp;xnbsp;(此处我疑)nbsp;*外加律:每行之末有一个多余的“轻音”,则这轻音不算入音步之内nbsp;四、韵脚的构成1、常韵:甲行最后音节里的元音(母音)和乙行最后音节里的元音(母音)完全相同。如果元音后面带一两个辅音,则辅音也必须相同。nbsp;nbsp;2、贫韵:不依照正常押韵规矩,押韵处不够谐和。nbsp;nbsp;(1)协音(assonance):只有元音相同,词的收尾辅音不同nbsp;nbsp;(2)协字(alliteration):只有辅音相同,元音不同nbsp;nbsp;3、富韵:非但前一行末一个元音与另一行相同,且那元音前面的辅音也相同。或非但末一个音节整个相同,倒数第二个音节的元音也相同。nbsp;nbsp;4、阴阳韵:韵脚只有一个音节叫阳韵,含有两到三个音节,叫阴韵。5、句首韵nbsp;*素诗(blanknbsp;verse):通常每行十个音,无韵,音步整齐。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弥尔顿《失乐园》。nbsp;五、韵脚的位置:1、记韵法:nbsp;nbsp;(1)一首诗分为n段,每段押韵方式和韵脚完全相同,记作nbsp;nnbsp;ababnbsp;nbsp;(2)一首诗分为n段,每段押韵方式相同,韵脚不同,记作*nnbsp;ababnbsp;(3)大写字母表示全行重叠,如AbbaAnbsp;nbsp;(4)大写的R表示每段煞尾的结句2、随韵:aabb(法文rimesnbsp;suivies,法诗中古典悲剧里的韵式)nbsp;nbsp;(1)四行随韵:*nnbsp;aabbnbsp;nbsp;(2)偶体诗:*nnbsp;aanbsp;(英诗五步淹波律偶体称“英雄偶体”)nbsp;nbsp;(3)三随式:*nnbsp;aaa3、交韵:abab(法文rimesnbsp;croisées,西洋诗正则)(1)双交nbsp;ababnbsp;nbsp;*英诗“英雄四行”:四行五步淹波律双交*法国古代“巴律(Ballade)”:3ababbcbc+bcbc*terza-rima(《神曲》所用韵式):abanbsp;bcbnbsp;cdcnbsp;dednbsp;ee4、抱韵:abba(法文rimesnbsp;enbrassées,十四行诗正则)5、杂体:(1)遥韵:隔开不止两句押韵(2)交随相杂:nbsp;nbsp;*ottavanbsp;rimanbsp;八行诗:abababccnbsp;nbsp;nbsp;nbsp;*rimenbsp;royalnbsp;stanzanbsp;皇家诗:ababbccnbsp;nbsp;nbsp;nbsp;*Spenseriannbsp;stanzanbsp;斯宾塞式:ababbcbcc(3)交抱相杂:如ababccb(4)随抱相杂:如abbccb(5)交随抱相杂:如ababccdeed6、叠句(refrain)*记法:(1)叠句地方以大写字母为记,如AbbaA(2)大写字母后面加一撇,表示另一叠句。如ABA’B’B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