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分享 成语分享
使人昭昭使人昏昏-使人昭昭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tamoadmin 2024-11-01 人已围观
简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昭昭在目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天理昭昭昭昭: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关于孟子的成语及名言词目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发音 yǐ,qí,hūn,hūn,shǐ,ré,n,zhāo,zhāo 释义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出处 《孟子·尽心下》,“,贤者,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昭昭在目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天理昭昭
昭昭: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关于孟子的成语及名言
词目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发音 yǐ,qí,hūn,hūn,shǐ,ré,n,zhāo,zhāo
释义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出处 《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高考语文不能做状语的成语?
孟子的成语
1、知我罪我: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2、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3、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4、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5、以文害辞: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6、有所作为: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7、于今为烈:某件事过去已经有过,现在更加厉害。
8、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9、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10、坐以待旦: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11、再作冯妇:再作:重做;冯妇:人名。比喻再干旧行业。
12、掩鼻而过: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13、源源而来: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14、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5、以身殉职:殉: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献出生命。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
16、衡虑困心:形容费尽心思。语出《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7、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8、一傅众咻: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19、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20、南蛮?舌:?: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2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22、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23、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24、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25、仆仆亟拜:一再作揖行礼。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26、渊鱼丛雀: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27、习焉不察: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28、食箪浆壶: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29、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30、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31、断织之诫: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32、鱼与熊掌: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33、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34、丛雀渊鱼: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35、渊鱼丛爵:《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后以“渊鱼丛爵”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
36、邹衍谈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驺”。
37、?浆箪食: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38、?面盎背: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猜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9、以叔援嫂:《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以叔援嫂”谓权宜行事。
40、己溺己饥: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6、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9、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1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3、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1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5、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16、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17、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1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9、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0、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2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4、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5、”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26、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8、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9、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30、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3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3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3、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34、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35、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36、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37、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3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39、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40、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4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2、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4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4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6、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4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8、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49、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0、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1、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52、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也。
53、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5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5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58、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5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6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6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6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63、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6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66、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67、其进锐者,其退速。
6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6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70、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71、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72、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7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74、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7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76、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7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八个字的成语和解释
一 表示模糊不清的成语
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五里雾中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暮色苍茫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渺渺茫茫辽阔无际的样子。亦指模糊;不清楚。
迷离恍惚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迷离徜仿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同“迷离惝恍”。
二 成语分类
名词用作动复词: 袖手制旁观、一鼓作气、声东击西、
形容词用作名词:养精蓄锐、驾轻就熟、避重就轻、摧枯拉朽
名词用作状语:鳞次栉比、粉墨登场、狼吞虎咽、蚕食鲸吞
使动用法:闭月羞花、劳民伤财、亲痛仇快、痛心疾首、惩前毖后
意动用法:兵贵神速、心安理得
三 不能作状语的成语有哪些
誓捐抄躯报国。出处《元袭史·王檝传》;得为幸,他立下了~之志,是人民把他养育长大的!” 例句他是个孤儿:“臣以布衣受恩;今既偾军,报效国家捐躯报国 [juānqū bào guó]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舍弃身躯,准备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祖国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四 名词做比喻性状语的成语
名词做比喻性状语的成语有,笑里藏 刀 、雪中送 炭 、锦上添 花、节外生枝。
五 动名词做状语的成语有哪些
抱头鼠窜_成语解释
拼音:bào tóu shǔ cuàn
释义: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出处:《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例句:吓得这些人一个个~而逃。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覆水难收_成语解释
拼音:fù shuǐ nán shōu
释义: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例句:如此才人,足以快婚,尔女已是~,何不宛转成就了他。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通闺闼坚心灯火》
六 汉语的四字成语中只能做状语的有哪些
给您一个公式
凡做状语的成语
都可以放在谓语前
标志是成语与谓语间可以加“地”
凡可以用的即可做状语
然后
您还要验证
这个成语不用在主语与宾语之前做定语
成语一般不做主语宾语谓语补语
比如
他们不约而同地说
不约而同只能用在说前
对说起修饰作用是状语
不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特殊情况下
不约而同还是可以做谓语
比如
“他走了”,他们的声音,不约而同。
七 成语中只能做状语的有哪些
左右开弓
zuǒyòukāigōng
[释义] 双手都能拉弓射箭。形容双手交替打人耳光;也形容向两边拉开。
[语出] 元·白仁甫《梧桐雨》:“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反义] 左支右绌
[用法] 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双管齐下”;都有“两方面同时进行”的意思。但~偏重于指几方面都能进行或“两手都能操作”的意思;“双管齐下”偏重于为了同一目的“两件同时进行”或“采取两种措施”。
[例句] 她手持双枪;~;百发百中;人称神枪手。
[英译] hiithbothhands
八 高一成语词类活用练习(求答案。高手进)
道听途说 道,途--名词作状语
两全其美 美--形容词作名词
班门弄斧 班门--名词作状语
当务之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
不耻下问 下--方位名词作状语
斑衣戏彩 斑衣--名词作动词
不胫而走 胫--名词作动词
石破天惊 破,惊--使动用法
东征西讨 东,西--方位名词作状语
百年树人 树--名词作动词
闭月羞花 闭,羞--使动用法
冰清玉洁 冰,玉--名词作状语
兵不血刃 血--名词作动词
不可理喻 理喻--名词作动词
不枝不蔓 枝,蔓--名词作形容词
不毛之地 毛--名词作形容词
不远万里 远--形容词作动词
蚕食鲸吞 蚕,鲸--名词作状语
车载斗量 车,斗--名词作状语
程门立雪 程门--名词作状语
除暴安良 暴,良--形容词作名词
摧枯拉朽 枯,朽--形容词作名词
党同伐异 同,异--形容词作名词
刀耕火种 刀,火--名词作状语
飞短流长 短,长--形容词作名词
丰衣足食 丰,足--使动用法
盅惑人心 蛊--名词作状语
管窥蠡测 管,蠡--名词作状语
裹足不前 前--方位名词作动词
汗牛充栋 汗--名词作动词
欢呼雀跃 雀--名词作状语
积羽沉舟 沉--使动用法
集思广益 广--形容词作动词
坚壁清野 坚--使动用法
这是我一点一点打上去的,要给分哦...
九 形做事有条不紊的成语
有条不紊:yǒu tiáo bù wěn,紊:乱。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整齐。
丝丝入扣:sī sī rù kòu,丝丝:每一根丝;扣: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作谓语、补语、状语;指有条不紊。
整整齐齐:zhěng zhěng qí qí,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有条理。
有板有眼:yǒu bǎn yǒu yǎn,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眼:戏曲中的拍子。指唱腔合乎节拍。亦指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言行或做事。
一丝不紊:yī sī bù wěn,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错落有致:cuò luò yǒu zhì,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作谓语、定语、补语;指事物布局合理可爱。
齐齐整整:qí qí zhěng zhěng,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有条理。
轻重缓急:qīng zhòng huǎn jí,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作宾语、定语;用于事情。
脉络分明:mài luò fēn míng,脉络:中医对动脉和静脉的统称,引申为条理或头绪。比喻有条有理或做事有条不紊。
十 成语,什么状语
没找到
状成语 :
奇形怪状、
不可名状、
出言无状、
安于现状、
狼狈万状、
诡状异形、
妖形怪状、
不堪言状、
千状万端、
惠心妍状、
行词告状、
无可言状、
千人一状、
无以名状、
骇状殊形、
行行出状元、
恶人先告状、
佹形僪状、
恐慌万状、
千变万状、
憨状可掬、
难以名状、
惊恐万状、
瞬息万状、
殊形怪状、
诡形怪状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中的成语是什么
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塞:堵塞;止:停止。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4、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5、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6、容膝之安,一肉之味: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7、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千个当兵的好找,但是找一个好的将军就比较难了。
8、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9、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0、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看到山上的树木杂草,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要,希望;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2、中流失舟,一壶千金: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1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4、傍观者审,当局者迷:指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15、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16、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17、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各个方面却很齐全。
18、两国相战,不斩来使: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19、南山可移,判不可摇:南山:终南山;判:裁决;摇: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
20、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一方有情,另一方无意。多指男女情爱。
21、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东西。痴心妄想。
22、佛是金装,人是衣装:装:装扮。指佛像光彩靠涂金装点,人的俊俏靠衣饰打扮。
23、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24、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25、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26、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27、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裁: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28、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佛家称生为“出世”,为“涅槃”。指去活来。
29、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30、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31、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3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3、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34、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变成没事,息事宁人。
35、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3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3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聚;庆:福。积德的人家,子孙必然会得到福泽。
38、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9、鸷鸟累百,不如一鹗: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40、福不重至,祸必重来:重:重复。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41、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怨女:到了出嫁年龄而未嫁的女子;旷夫:成年而未娶妻的男子。指人们都能找到配偶,成家立业。
42、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43、风高放火,月黑: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44、成则为王,败则为虏:成:完功,成就;虏:俘虏。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失败了就被称为阶下囚。
45、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
46、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4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48、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善:擅长;贾:做买卖。比喻凭借优越条件,事情容易成功。
49、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5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51、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指将才难得。
5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53、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54、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5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56、百足之虫,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5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58、鞍不离马,甲不离身: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59、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60、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公:称丈夫的父亲。指修德属个人,不能互相替代。
61、浮图七级,重在合尖:浮图:佛塔;合尖:造好塔尖。比喻办成事情的关键在最后。
62、江山好改,本性难移: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6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64、拿贼要赃,拿奸要双: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65、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66、见怪非怪,其怪自害: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
67、得一知己,可无恨: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了也没有遗憾。形容知音难觅。
68、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
69、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70、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7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72、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73、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next88),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7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75、千棰打锣,一棰定声: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同“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76、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兵器。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形容天下太平。
77、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7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79、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80、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81、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指男女之间恋情绵绵不断,而慷慨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
8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门:门径;召:招致,导致。灾祸与幸福没什么定数,全由人自身招引。
83、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84、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倒,反。比喻学习或做事一定要克服困难,努力向前。
85、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
86、兵来将敌,水来土堰: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请问这个段子里提到的不过尔尔、陈陈相因,不甚了了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都出自哪里啊,都什么意思?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yǐ qí hūn hūn,shǐ rén zhāo zhāo成语解释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学习帮助团队为您专业解答o(∩_∩)o ...
1.不过尔尔
(1)解释: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2)出自:《宋史·沈辽传》:“使我自择,不过尔耳。”意思是“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不过如此罢了”;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六·中州》:“金人一代制作不过尔尔。”意思是“金人这一代的制作也不过如此罢了。
(3)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没什么了不起
2.陈陈相因
(1)解释:陈:旧;因:沿袭。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
(2)出自:《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解释: 陈:旧;因:沿袭。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都装满了粮仓漏到了外面,腐烂了没法吃了。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毫无创新
3.不甚了了?
(1)解释: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2)出自:宋·洪迈《夷坚丁志·黄州野人》:“初不甚了了,养之数日,始能言,乃实人也。”意思是:一开始不是很懂,教养了一些时日之后,终于能够解释了,实在是个人才。
(3)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对事情不太清楚。
4.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解释:指外行人胡乱指挥内行人或者自己不懂却想要使别人明白。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2)原文: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译文: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扩展资料
1.我们说教育者先受教育或者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都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意思。相反,身歪却要求影子正,源浊却要求流水清,自己都没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2.而且,孟子说得好:缘木求鱼虽然得不到鱼,但却没有什么后患。以你的所作所为追求你想得到的,越是努力,越是后患无穷。《梁惠王·上》这段批评梁惠王的话,用来批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人,真是准确极了。
3.如果一位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谬种流传,误人子弟;如果是一位官员,“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诬枉不正,贻害他人。
百度百科-不过尔尔词条
百度百科-陈陈相因词条
百度百科-不甚了了词条
百度百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