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分享 成语分享

佛教沾沾自喜的意思-沾沾自喜啥意思

tamoadmin 2024-10-19 人已围观

简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使中国社会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相互激荡,人类也必将开创新的历史文明。二千多年前,自喜马拉雅山南麓传来的印度佛教汇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为世界人类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与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与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直至今日,佛教仍然焕发著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佛教沾沾自喜的意思-沾沾自喜啥意思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使中国社会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相互激荡,人类也必将开创新的历史文明。二千多年前,自喜马拉雅山南麓传来的印度佛教汇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为世界人类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与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与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直至今日,佛教仍然焕发著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但是,佛教世俗化倾向将是所有关注佛教发展的有识之士,应予高度重视的重大现实问题,尤其是佛教僧伽更应有此深切的忧患意识与敏锐的历史洞察力,高扬佛教出离生,追求永恒解脱的本怀。如此,才能使佛教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化世导俗而不断超越。使人从以情欲为本的世俗社会,超越到以智慧为本的新的人生正道。

佛教在市场经济下世俗化倾向的弊端

佛教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下,寺院的建设规模及设施,较从前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各种档次的佛学院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遍及全国各大省区。佛教的期刊杂志也同样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佛教的教育,诞生了前所未有的博士、硕士、学士等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如此看来,佛教的发展确也呈现出一派人才济济、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倘若再定睛一看,就会发现佛教世俗化的倾向正在悄悄地迎面袭来……

一、混合世俗社会的暗流 热衷名闻利养的追求

市场经济的大潮拍打着寺院的山门震天动地,莫向外求已成为遥远的禅话,回头是岸仍唤不住名闻与利养的追逐。佛教的信仰原本并不建立在单一的经济基础上,也不应以经济作为衡量佛教信仰的指标,否则就会沦为拜金主义。纯正的佛教信仰,是建立在无我的解脱道的基础上,进而谋求世界的清净庄严与人生的理想超越。释尊的正觉与解脱,早已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纵观当今佛教现状之一斑,攀炎附势、结交权贵者有之;为达到和满足个人私欲,不惜牺牲佛教整体利益者有之;炫耀荣誉和地位,随处招摇过市展示实力、魅力者有之;为谋生计倚傍佛门,行世间法者有之;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呜呼!佛教倾危,竟至于斯!

二、高举培养人才的旗帜 缺乏务实求真的态度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佛教的首要任务: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这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于一九九二年在上海佛教教育研讨会上对全国佛教徒所提出的号召。如今十年过去了,青黄不接的现像似乎因前辈大德们的相继西逝而变得满园春色,初露头角的各大寺院住持,以崭新的面容出现在佛教的期刊杂志上,这也许就是三个培养人才的硕果吧!面对现有的成就,有人沾沾自喜,有人暗暗悲伤,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世俗化的人才标准,使一批精明能干者突颖而出,亦赢得了社会的青睐与荣誉,但华而不实的作风却在迷茫的掌声中显得越发苍白无力,一如那风中的残烛。站稳脚跟,务实求真,信仰坚定,身体力行,方能体现佛教人才的真正精神!

三、重视寺院经济的发展 忽略组织道风的建设

如今,在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寺院经济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通过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殿宇,就可一睹其富丽堂皇的气概。随着旅游业的进步与发展,寺院的门票收入亦相当的可观。为了更多的创收,有些寺院常年悬挂水陆胜会道场的幡幢,使清净庄严的法事活动,几变成商业贸易的市场,而对于寺院的组织管理、道风建设、人才培养等关系到佛教未来前途与命运的头等大事,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种本末颠倒的思想倾向,诚为佛教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从源头上堵住这股浊流,否则,势必将失去佛教信仰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四、僧尼职业化趋势的氾滥 佛教信仰观念的淡泊

出家僧尼承袭千百年来的佛制,是立志终生奉献于佛教的志业者,而非以出家为就职择业的工作者。多年来,随着宗教职业者一词的出现及大肆渲染,致使社会各界误认为僧尼亦可成家立业。社会的有关企事业单位以市场经济的形式投资寺院或建造大佛,以营利为目的,却又聘请僧尼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扮演着各种角色。这些错误的做法蔓延到丛林寺院,极大地威胁著出家僧尼的神圣性与纯洁性。当然,佛教内部僧尼的信仰淡泊、不甘寂寞也是造成这种乱相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指出的是:僧尼是佛法的继承者与奉行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遵从如来的禁戒与教诫,努力地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影响社会大众,令之归向正法。

五、倡导佛学教育的开展 缺乏应有的宗教体验

佛教教育是关系到佛教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素。自恢复和落实宗教政策以来,全国各地所创办的初、中、高各级佛学院迄今已有三十多所,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佛教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譬如:没有规范化的教材、低水准的重复教育、师资力量的近亲繁殖、信仰情操的淡泊冷漠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如得不到解决或纠正,则会积重难返,佛教教育的前途自然也就堪忧。另外,有些地方佛教学院的设立,其教学宗旨及目的不够明确,仿佛是以办学的方式集聚僧众,换来一块佛学院的金字招牌,为自己所住持的寺院增添一份荣耀。佛教本非纯知识性的授受,必须要学以致用才能彰显佛学的真义。否则,就会像太虚大师在《现代僧教育的危亡与佛教的前途》中所说:「出来的学僧,不能勤苦劳动去工作,甚至习染奢华而不甘淡泊。……以为别种事不可干,除去讲经、当教员,或作文、办刊物等,把平常的家务(寺院中事)都忘记了」。有些学僧感觉没有出路,也就渐渐地从僧海中消失了……

如何因应佛教世俗化倾向的思考

佛教世俗化的弊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呈现出更加复杂而多元的变化,这似乎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如何在此世俗化的逆流之中,保持佛教的神圣与纯洁,同时又不违世俗地开展觉世救人的佛化运动,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这将是我们所应关心与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佛弟子应努力实践的问题。

一、坚定佛教信仰的根本立场 追求生命永恒的解脱

佛教的信仰建立于生命无限的因果关系上,也就是要相信生生、生生不已的流转与无常故苦、苦故无我的现实。因此,正确的佛教信仰的价值观,是引导我们不断超越与趣向解脱的人生信念。在肯定无限生命的自我开创与正确实践的前提下,只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才能够在现实人间以无我的智慧与慈悲,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历代高僧无不以那广博的胸怀、深切的行愿,以对佛教信仰的无限真诚、对有情众生的无限悲悯,而奉献身心所有的一切。德厚流芳,高山仰止,为世人之所永远称誉与赞叹。抚今追昔,当代中国佛教不正缺乏这份浩然正气吗?

二、选贤任能住持正法 深信因果无私奉献

佛教事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住持正法的僧团是否坚强有力。而僧团能否和乐共处,寺院的住持是关键。住持的人选不当,则会造成对佛教莫大的伤害。在这个商业化气息浓厚的时代,企业化的管理方式,给寺院带来了更多世俗化的内容。有些当了住持的,因果观念淡薄,自私自利,心胸狭隘。在他们的眼里,寺院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任意地占有或支配,僧尼则形同职业者,任凭安排与发落。而寺院本是陶贤铸圣的选佛场,是弘法利生的清净地,寺院的财产是属于「十方僧」所共有,岂能容忍个人私欲的玷污与侵占。另外,寺院住持必须以佛教的整体利益为重,模范地遵守清规戒律,以身作则,任劳任怨,深信因果,以无私无我的奉献精神,担当住持正法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历史使命。

三、重视僧团建设的神圣纯洁 再塑僧伽的良好形象

佛法的存在,并不以殿宇、塑像、经典来决定,而在于有无契合佛陀本怀与法性的僧团。清净和乐的僧团,可养成光风霁月的胸襟,清净庄严的品格,净化自己,健全佛教。而个人意识氾滥,商业化、世俗化的团体经营,只能是出佛身血,破坏佛教。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僧团的建设,依靠团体的力量,达到住持正法的目的。如法如律的僧团,可使那些发心不纯、无羞无愧或性情放逸者,在大众的威摄下,真诚忏悔,调伏烦恼,否则即摈出山门。对于那些真心为教、用功办道、看破放下的僧加,在「大众薰修希胜进」的氛围中,其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经过数年大冶洪炉的陶练,必将养成威仪痒序、心胸豁达、气度浑朴的仪容与气质。一出山门,使人见了,油然而生敬意。

四、凝聚佛教僧团内部的力量 全面振兴佛教的事业

当前,佛教僧团的散漫像沙砾一样,没有丝毫的凝聚力。僧团由于缺乏整体佛教良性互动的全面意识,故而产生各自为营的态势,彼此间漠不关心或竟争攀比。为了重新整合佛教的有生力量,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及丰富的寺院经济,佛教僧团应以水 *** 融的精神,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本着「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缘起大悲心,趣入于大乘」的思想,坚持慈悲、平等、无我的根本原则,以广大的菩萨心行,实践普度众生的良好愿望,从而达到自利利他究竟圆满的目的。

五、弘扬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 倡导人间净土的生活实践

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不是世俗化、庸俗化、神鬼化的变异信仰,俗化与神化不会导致佛法昌明,也不能契合佛教的根本。但一般的佛教徒,不是落于流俗的兴福、超荐,就是追求神奇和显异惑众的感应;或开口证悟、闭口解脱地急于了生脱,对于人间利他的菩萨事业,漠不关心。因此,大力弘扬人间佛教的菩萨精神,以正知、正见、正信、正行引导广大的信教群众,积极投身于建设人间净土的行动,从内心净化开始,在生活中本着利他即自利的原则,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如此即是于生活的当下实践净土之行。人间佛教的目的是以人为本,提升人品,尊重人性,净化人间,进而实现清净庄严的人间净土。但是,人间佛教,往往被片面地理解为适应世俗化生活的佛教,从而忽略了佛教化导世俗的根本立场,这是弘扬人间佛教思想理论者,所必须给予积极回应与有力痛斥的谬见。

佛教的法是什么意思

释龙相

作者按:我这篇文章多年来在网络转载率极高,但是在转载的过程中,从题目到内容都经常被人篡改,有时候被改得面目全非,已失本旨,也很无奈。今天师父命我干脆自己发个正版的出来,故依教奉行。此文写在六七年前,如今看来也有不少需要修正的地方,今次也在原稿上做了些许修改,把想谈的问题谈得更明确些。

其实女弟子依止女性师父是最合适的。但很可惜的是这个时代具足德相的女师父寥若晨星,就算有零星的几位,也轮不到一般女弟子依止,所以绝大多数女性还是依止了比丘师父。

经过大寺院严格训练的女居士可能不太会出问题。中青年女居士,刚接触佛教,不懂规范,在接触比丘的过程中,要怎样保护师父和自己呢?我们见到有些比丘法师本欲出来弘法,最后却破戒或还俗,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女弟子的主动追求。青少年便出家,一直身处寺院环境,没有社会经验,其实确实不太会处理这样的情况。的确,你如果真的爱佛教,就应该爱师父。但你若爱师父,就应该保护师父的道心,所谓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若爱到抢回家里去了,那就真是罪人,因为这位师父,他本来是可以帮助许许多多众生的,而他的这个事业,却被你毁了。因此,女居士应该自觉主动地规避错误。一个人出家不容易,修行不容易,把他引诱回世俗中去,罪莫大焉!法师,他的主要魅力,说到底就是那件法衣,他有威仪有风采,是拜三宝加持所赐。脱掉法衣,他甚至比不上一个普通人,因为他既不懂赚钱,也没有世俗社会生存能力。他存在的唯一价值本来就是宣讲佛法,弘法利生,失去这个价值,他就什么也不是,如果他也曾有道心,他自己都会感到非常痛苦。男女欲爱,无常如空电,为了这点点动物都会做的事就自害毁他,是真正的愚痴。

当然,作为比丘,自己守住戒律是第一要务。自己守得好,任谁也不能怎样。但作为女性弟子,若有机会频繁地和比丘师父接触,要怎样去做,也是很重要的事。有时候有的师父腼腆,不好意思直接呵斥,妥协到最后就呜呼哀哉了。

我曾亲眼所见,有的女士,不懂比丘是不能触碰女人的,讲笑起来,一高兴就把手搭到师父身上去了。如果是普通男生,那其实倒也没什么,也不能怪女孩子,现在男女交往早就没有那么封建。但比丘,他们不是普通男性,他们不可以触摸女人。师父当即就比较客气地向这位女士指出:“请你以后不要这样做,我是和尚。”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如果一开始不好意思讲,天长日久互相触碰,欲界凡夫,岂能无事呢!我还见过一位,她有事招呼异性师父,总爱去扯袖子,直到被一位师父瞪了一眼方才收敛。出家人不能触摸异性是戒律,无论在哪里,东方还是西方,这个戒律不能随所谓民俗而改变。但凡与异性握手礼、拥抱、礼节性亲吻,对佛教的出家人来说都是不可以的。这是一条重戒,没有借口。所以如果你见到一位法师与异性搂搂抱抱,还说是西方礼节,那么你其实可以离他远一点。不尊重自己的戒律者,很难指望更多的什么。

在我们汉传和藏传的戒统中(因为南传我不是很了解),比丘不能单独接见女性,也不能单独为女性说法。一般来说,比丘师父在接待女众的时候是会讲明的:不要单独来见我。如果他没有讲,那也应该自觉。要告诉自己:我不应该造成我的师父犯戒!女性见比丘,最好是带男性同去。退而求其次,带女性同去也可以。有些特殊情况,比如女性和异性法师在同一个场所办公,那么应当敞开房门,令所有过往人等都可以看到屋内的情形。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打电话是最合适的,能不要去见就不要去见。我自己也曾有很惭愧的经历,那时还是初学佛,我和一位居士一起约好去师父那里听法,可是那天那位居士竟然没有来,只有我一个人到了师父那里,师父当即便叫我回去。那时是酷暑时节,我去一次师父那里要一个多小时,在我被他赶回去的那一刻,心里的确是很郁闷,但在回去的路上,我便不由得非常敬重师父了。持戒的法师才是值得依止的。

实际上,女居士频繁打电话、发消息打扰比丘也是不合适的,尤其不合适的是向比丘倾诉鸡毛蒜皮的生活问题、纠结难解的感情问题,这种事情还偏就屡屡发生,这其中的尴尬其实真的只有出家人自己知道。感情不如意,找和尚,实在是不合理,又容易产生移情作用,到头来极难收拾。就算是同性别的法师,其实也不好处理这类倾诉,因为出家人本来就不应插手这样的事。

和尚就是和尚,长得再端严,性格再平易近人,也还是和尚。女居士应控制好自己说话的方式,切勿言语轻佻,更不应与和尚撒娇撒痴。这种情况很多,有时是很难自觉的,因为在社会上已经习惯了。我遇到师父的时候还是年轻的大学生,有一次我在网上向他讨书看,习气现起来,说:“师父我要书我要书我要书。”本心倒也真的不是跟他撒娇,只是和同学说话就是这样习惯了。但师父当即很严肃地回复了一句:“不要跟和尚撒娇。”这句话我始终记着,后来也再没有以类似的现象引起师父不悦。其实会这样教育弟子的法师,是更令人敬重的。

另外还有常见的不当行为,就是女居士去照顾比丘的私生活,洗衣叠被之类。如果一位比丘的侍者是个女人,一般人会怎么看呢?这其实是不用多说的。除非这位比丘年老、多病、又完全没有同性肯来照顾,那么女性出于悲悯而照顾他时,也是要保持相当如理如法的距离。在藏地正规的寺院,如果比丘的床被女人坐过,那是很麻烦的事,要重洗。汉藏两地,比丘都不会欢迎女人坐在自己的床上、触摸自己的衣服被褥。这也是一个需要普及给初入门居士的常识。

退一万步,

哪怕你遇到的师父背地里真的是个不守规矩的无良之徒,你自己能把规矩都做到,也不会出任何事。如果自己做不到,而这个师父还偏就不教,那,倒霉起来只好责任自负。你可以很开朗,可以说笑,可以用不着压抑你的性格,不必把自己搞得跟戴着假面具一样刻板,但,上述起码的事情一定要做好。这样做并不会妨碍你依止师父学习佛法。相反,不这样做,则很有可能毁掉你原本拥有的学法前景。因为一位持戒、正直的师父,不可能喜欢一个女弟子跟自己动手动脚、言语轻浮、更不会愿意破坏自己的修行。如果这个弟子总是那样,那么疏远她是唯一的办法。

如果有男性出家人约你单独到房间“谈谈”,你应该婉言拒绝。如果他对你做出过于亲切的言行举止,你应当能跑多远就跑多远。有人会觉得这是师父对自己特殊,对自己好,沾沾自喜。可是我要告诉你:普通男士这样做,不一定是坏人;一个出家人这样做,他绝不可能是好人。

最后说明一点:引诱比丘破戒的女人,是没有资格受佛教居士戒乃至出家戒的。这是一种被弃于解脱大海之外的极重罪。

佛经里面《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意为何解?

问题一:佛教中所说的“法”究竟指什么 喜欢就信佛吧 不过下场不会好!

问题二:佛教里说的表法是什么意思 佛教里说的表法是什么意思

表法有三种方法;

1、佛经通过法师的喧流让我们知道佛教说有是什么(人的表法)、

2、佛前供花,果,是表示因果的 意思,花表示种好因,水果表示修学有好的结果的意思。供的香是燃烧自己,奉献自己,舍己为人的意思,(事物体表法),

3、释迦摩尼佛舍王宫,弃位出家?,用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修行要放下,要舍。阿^世王杀父杀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造了五逆重罪,临终忏悔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上品中生,这也是大菩萨来表法,告诉我们佛事门中不舍一人的道理,只要回头,立地成佛?(有事件表法)

总结; 表法的人,事,物,会在我们不断修学的过程中,阶段水平不同,对其见解,内涵,所感受的也是会产生变化的 ,越来越细致的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 道理在其中。都有无量无边的 道理,意趣,智慧,在其中。

参考后我wenda.haosou/q/1363976304062872

问题三:佛教中的有为法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何为有为法?有为法与无为法相应。有为法就是因缘所生法,无为法就是不是因缘所生的法。

因缘就是所谓的条件,有为法就是因缘所生的法,因此就是:缘生而起,缘灭而灭。所以有为法都是生灭法。这就是佛法讲的“缘起”。

何为性空?既然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法,那么就没有永不灭的自性,这就叫做“性空”。性空的道理并不是什么都不存在,而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虚幻的存在,如同水中月镜中影。

再说一下无为法。无为法非因缘所生,所以不同于有为法生生灭灭,而是不生不灭的,比如灭尽定、无想定以及涅的境界。

在唯识宗五位百法中,有94个法属于穿为法,只有6个是无为法。其内容比较多,也比较深,只有你自己去深入学习了。

问题四:佛教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法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

见法即见如来。 这里的法就是涅

广义的佛法。这里的法是指的巴利三藏的统称。

无为法。这里的法就是指涅

有为法。这里的法是指除去涅以外的一切法,包括概念法和究竟法

法门。这里的法就是方法的意思。

大概我就能想到这么多。

问题五:佛教中的“法”和“相”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法”字:梵语是“达磨”(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著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释,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样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佛学里的“相”是什么意思?

所谓相,就是观念,就是说你有这种想法和观念。我相就是,执着于我,这个房子是我的,这个名字是我的,这条裤子是我的,这个女人是我的,这本书是我写的,这个是我发明的……就是因为执着于我的,有力诸多烦恼,比如女人跟人跑了,是我的啊!!这个文章是我写的,有人赞美,沾沾自喜;有人批评,苦恼不已。所以诸多烦恼因此而起。

人相和众生相的概念很相似,只要就是区分你我。区分个体与整体。

问题六:佛经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佛经中的法字有不同的含义,其一是泛指世间一切的有型的物质与无形的内在思维觉受现象。

二是单指修持求梗的各种方法,简单区别来讲就是这样。

希望帮到你,再会。

问题七:佛教的法是什么意思 佛陀之教法,称为佛法、教法或正法,即泛指佛门中一切行为之规范、教说。盖真理为普遍不变之真实道理,称之为法;阐说此真理者,即为佛之教说。佛之教说以外的外道教法,称为邪法。又因听闻佛法而获得之喜悦,称为法喜、法悦。总括聚集佛法者,称为法聚、法蕴、法藏、法集、法宝藏。佛法之义理,称为法义。透视诸法性空缘起真理、观察诸法者,称法眼。

中国佛教违背了佛陀的原教旨吗?

苏东坡在黄州时,突然有一天诗性大发,于是创作了一首称赞佛陀的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是一首意境非常高的诗句,若不是对佛法有着非常搞的造诣是绝对写不出如此好的诗句。

苏东坡写好了这首诗句自己开始反复吟诵,自己也觉得非常的满意,于是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好友佛印禅师。他心想要是佛印禅师看到他作的这首诗,一定会连连赞赏的。于是他就立刻把那首诗句抄录下来,用信封封好,叫过来用人让他把这封信送去归宗寺亲手教给佛印禅师。

黄州在长江北岸而归宗寺却在长江南岸,要到南岸的归宗寺就需要渡江的,那么我们就趁着佣人搭船过江的这段时间一起来研究一下这首诗句的内容。"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说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称为天中之天。

"毫光照大千"是说佛陀的佛光照耀与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太阳系里面有很多的星球,才组成了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才能合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钱世界,才能合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才能合成一个大千世界。

“八风吹不动”,这是一句警示动人的诗句,更是诗句的中心,最为要紧的事.“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大智度论》上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边能鼓动物情.”

这八种是人生成败得失的总和.称颂赞美,名誉利禄,跟各种快乐美好的的享受,是谁都会陶醉的;普通人,每逢遇到这些美好的事物,都会感到可不可知 为此而瓢瓢然!而遇讥讽诋毁,又怒形于色;可是遇到苦难和苦恼,心中又抑郁难安忧心忡忡。

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却有这么一个人,居然“八风”都难以触动他,这人究竟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佛陀。

“端坐紫金莲”,这是说佛陀诸惑已尽,众德圆备,所以才能能不被外界的事所摇动,庄严且安稳地盘坐在莲花台之上.这首诗是在在赞佛,同时也是暗含着作者有这非凡的意境:他可以跟佛陀一样,已经可以做到心能转物且不为物转的地步了.——苏东坡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这时候,佣人已经上了岸,他赶往庐山的归宗寺而去.佛印禅师接到信笺打开来,读到这首诗句,并没有苏东坡所料想的那样赞赏一番,又或是拍案叫绝,反倒是觉得应给刺激他一下,给他来个当头一棒。于是,他就在那首诗句的下方写上“放屁”两个醒目的大字,从新教给佣人让其带回黄州给苏东浦.

在黄州的苏东坡,从佣人前去以后,便自顾的沾沾自喜,在那里等待着用人的回复,他满心认为当佛印禅师看到了那首诗句时,必定会大大地赞赏一番的,所以他放下所的事一心等待用人能传来好的消息,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了佣人带回来的消息,于是他便急切的问道:“佛印禅师看到都说了什么?”

佣人回答道:“他什么都没有说?就只是在你的诗句下方写了几个字,就叫我把信笺拿回给您,我不识字,所以也不懂上面都写了些什么.”佣人说完,就把那封信笺交与苏东坡;

他打开信封,拿出诗信,看到了那首诗句的下方,写着“放屁”两字时,心中升起无名之火,火高犹如三千丈,怒气冲天!连声喊道“岂有此理?”于是他又仔细地品读推敲自己的诗句,可是不管他们么品读推敲就是找不到诗句的毛病出在哪里。

于是自顾自的埋怨 责怪佛印禅师道道:“我这么一首好诗,你却不懂得如何欣赏,竟把还把它当成放屁,还真是够糊涂的了!”所以他决定要亲自去找佛印禅师辩论一番,讨个说法,于是雇船过江,前往归宗寺。

苏东坡的船只向着南边前进,他端坐在船板之上,虽然这时的江面微风吹动,可是依然无法平息他那棹动的心,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就是没有办法像上次游赤壁时那样愉悦的心情,于是便吟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名句了。

苏东坡来到归宗寺,很是气愤地要找到佛印禅师,没想到佛印禅师早就已吩咐客堂的管事说道:“今天不予见客.”苏东坡听到不见客,犹如火上浇油一般,再也无法压住火气!他便不管不顾地直接跑到佛印禅师的禅室。

他看道禅室的门虚掩着,正准备举手敲门进入时,就发现门板面上贴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端端正正的写着: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他看到这两句,很快警觉了,心里默默地想到:“是我错了!” 那么,苏东坡究竟错在了那里呢?

佛印禅师那句话,就是警告他说:“你说能够部位任何嘲讽诋毁的事情所动容,那你为什么竟然被我那“放屁”两个字,就弄到气愤不已,以至于还要辛苦的过江而来找我想要个说法呢?”

这回苏东坡才深深感到惭愧,感叹一向自认为自己对于佛法都能够理解通透,却不曾想过只世理解是不够的,还缺少了真正的修行,当心境不够时就会像今天一样无法做到心情契合无波无澜,竟然和其他人并无两样。

研究学习佛法知识而不能运用知识 不去实践也是不行的!所以他当即下定决心,从今以后要将所有理解的佛法,在日常的生活里全都实行起来.同时他又深深地感激佛印禅师给他的启示,他觉得有这样的一位诤友,实是人生的大幸!从此,他对佛印禅师,更加心悦诚服了。

扩展资料

八风在佛教里是指“得、失、谤、扬、赞、嘲、忧、喜”八种影响人心境的情绪。人是情感动物,遇到“八风”纹丝不动几乎不可能,一生的修行也未必能做得到。有些人自认为自己“八风吹不动”,我觉得是过分自信和自大了。

人际交往中,经常能遇到趾高气扬的人,说起话来咄咄逼人,好像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也经常犯自以为是的毛病,甚至有时会出现无理狡三分的情况,做到心平气和与换位思考实在太难。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反思来看,人在争论当中之所以“声高”,除了修养不足之外,我觉得“声高”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虚弱,自大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的是缺乏自信。

修行不仅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行。知易行难,大家也许明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理,也许想把得与失、荣与辱置之度外,但现实中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做点事就要求别人点赞,受到点打击就萎靡不振,取得点成绩就洋洋得意……

大家都知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总是夜郎自大,骄傲自满,我们就会陷入孤芳自赏、敝帚自珍的封闭境地,就会成为孤陋寡闻、不思进取的井底之蛙。

满招损,谦受益。自大会使人们变得固执己见,自大还会导致各种偏见。自大的人往往按早已形成的习惯去做事,容易墨守成规。

我们要与时俱进,唯一的方法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修行到老。我们需要的是“空杯心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学会放空自己,放得越空,收获就会越多。

在鲜花和掌声面前,我们要看到差距;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要不失信心,这便是成熟和进步。

佛教说的贪嗔痴什么意思

第二节 大小乘佛经都是非佛说的吗?

龚天民以为佛经不是佛说的,佛经都是佛灭之后的产物,大乘经非佛说,小乘经也非佛说,佛教的典籍是伪造的,不是真的。

这是龚牧师研究佛教学的又一杰作,而且沾沾自喜,他认为,这一下可把佛教完全否定了。因为佛教信仰,佛教的经典却不是出于佛说,中国的和尚硬把伪经当真经,硬是执迷不悟!唯有他是在日本「研究」到了佛经非佛说的「心得」。于是,他便一次又一次地把「伪经」、「伪书」的问题,出现在他的「研究」之中(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四六、四七、六九、七三、七四、七五、八二、八八、一○三、一○八、一三四、一三七页)。

(一)大乘非佛说的吗?

在龚牧师的想象中,发现了佛经不是佛说,该是佛教垮台的信号了。事实上,他又估计错了。因为「大乘非佛说」或「大乘是魔说」的口号,初是出于佛教的内部——小乘教的态度,而且为时已经久远。中国佛教对此早已知道,但却丝毫不受影响。纵然今日的日本,主张大乘非佛说乃至小乘《阿含经》也是非佛说的人,并不即是外道,倒是佛教徒的研究结果。但是,这在基督徒是不易了解的。佛教徒何以要跟自己的信仰过不去,要揭穿自己的底牌!龚牧师说:「大多日本僧侣都是『大乘非佛说』的信徒。」(三六页)事实上,在我们中国,也有许多人是「大乘非佛说」的信徒。只要他是尊重历史知识的人,只要他是了解佛教思想发展变迁的人,他都会承认这是历史的事实。《阿含经》非佛说,在中国虽未见有文字做明确的检讨,但在《海潮音》刊出的文章之中,也常常透露出这样的消息,连我本人,也早就相信佛经并非全由佛说。因为佛经的内容,是由五种身分说的:佛说、佛弟子说、天仙说、神鬼说、变化说,这在佛经中表现得清清楚楚,龚牧师也引征了善导大师的话说明了这一点(六九—七○页)。

佛教是崇尚理性的宗教,对宗教的信仰,绝不希望你来盲目接受,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味信仰下去,那便是迷信。因此,日本也好,中国也好,虽知「大乘非佛说」是事实,日本及中国的佛教徒,却都是大乘佛教的信徒,而且对于大乘的教义,坚信不移,发扬光大,这是什么道理?龚牧师可能感到迷惑了。

问题是龚牧师只强调「非佛说」之一面,而不明白「是佛法」的另一面。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的精神,基督徒们永远无从想象。佛教相信:非佛说的未必就不是佛法(如弟子等说的),佛法也未必全由佛的口舌来说(如佛的放光、神变、举手、投足、看护病人等)。因此,佛的生活、佛的言教,以及经过了佛所印可的弟子们的对话,也都成了佛法,这在律部及阿含部中,随处可以见到。

(二)大小乘经是佛说的

从大体上说,《阿含经》的教训,都还保持住接近原始状态的面貌,但因初期的佛经,多靠口头传诵,直到佛灭之后数百年间,才有记录成文的经典出现。故在师师相传的过程中,误传及失传的可能是不容怀疑;有的竟把佛灭之后的事也记录在《阿含经》中,经文开头仍旧按上「闻如是」的形式,这当不是阿难尊者的口气。比如《杂阿含经》卷二五第六四○经所预记的四恶王的事迹,乃出于阿育王之前的希腊军人入侵印度的前后,是在佛灭数十至数百年之间,而非经说的一千岁。这分明不是佛说,而是后人附加。至于《杂阿含经》中的〈阿育王传〉,早经考证,不是原本《杂阿含经》中所有,而是后人插进去的。像如此的经文,当然不是佛说,我们自是欣然承认。但从大体上说,《阿含经》——尤其《杂阿含经》是最可信的佛典,至于一定要把它认为是百分之百的佛口亲说,相信是没有那样的必要。因为,《阿含经》中,有许多是由弟子们所说的,以及佛世社会僧团生活的记载。为什么一定要认为佛的口说才是佛法呢?所以,我认为日本学者的认「真」精神是可佩的;他们以历史进化论的方法研究的成果,也是可敬的。至于龚牧师以为不是佛口亲说就不是佛法而是「伪经」,都是他的故意歪曲。

再说到大乘的经典,无疑的,大乘经典成为文字的流传,乃是佛灭之后五百年的事。那么,我该是不信大乘佛经的了?那又适巧相反,我是特别重视崇敬大乘经的,我在掩关期间日诵《华严经》,并拜《法华经》,这在基督徒是不会了解的。

这要讨论到大乘经的形式问题和内容问题。从大乘经的形式上说,毫无疑问是印度佛教第二期(第二个五百年)的产品,但是,产在第二期的作品,未必就是第二期时代的元素。正像用今天的语体文写出周秦的故事,总不能说语体文是现代的,周秦的故事也是现代人的捏造呀!所以,大乘经典的原始数据出于佛陀本怀,那是不用怀疑的。大乘经典的流传,初期也必是由师师相传而来,甚至有些定力很高的佛世弟子,在山中一坐数百年,然后再遇到人去求法时,便把他所知的经典传诵出来。传说,龙树入雪山,从老比丘得大乘经,就可说明这一点。

当然,印度第一期(佛后初五百年)的佛教势力,都在小乘僧团的掌握之下,自由思想并且鼓吹在家菩萨精神的大乘经,不会受到小乘僧团的欢迎。所以近代的太虚大师把它称为「小行大隐」的时期。大乘经典可能就因此而隐于僧团之外的在家人的口头传流。凡是口传的,绝不能保持原始的面貌,大乘经的内容里,含有后人的加入及时代思想的成分,当也不必置疑。但是,若要因此而说大乘不可信,那就大错而特错,试问:当母亲生下你时的你,跟现在的你,仍是一人呢?还是另一人呢?是相同呢?还是不相同呢?你的母亲爱护你是爱护的那一个你呢?如果没有神经错乱,当然会说:小孩的你和长大的你,都是你母亲生下的你,不过长大的你是更坚强、更有智慧、更有作用了;然而,你的血统,绝不会因你长大而就变成另外一个人的。

大乘佛教的可敬可爱,就在它的成长与成熟,所以比小乘的更加可敬可爱。特别经龙树、无着以及中国历代诸大师的光大再光大,充实再充实,直到今天乃至永远的未来,还要继续光大和充实下去,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这就是「大乘非佛说」的另一面。

(三)是佛说与非佛说

是佛说与非佛说,不是佛教注重的问题;佛教注重的是:是不是合乎佛法的原则?只要合乎佛法,是不是佛说,又有什么要紧。佛法不是因为佛说而从佛口创造出来,佛法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只要能发现它,它就是佛法。佛陀鼓励弟子们说法(《杂阿含经》卷三八第一○六九经、卷四一第一一三八经;《增一阿含经》卷二三、卷一○等),弟子们说法,并不就是背诵佛语;若把各人真实悟得的说出,也就是佛法。所以佛陀尝说:「我已说之法如爪上尘,未说之法如大地土。」可见,佛教自佛开始,就把佛说与非佛说的问题解决了。如今龚牧师想利用这个问题来否定佛教,岂不白费!他以为这是佛教的弱点,殊不知,这倒是佛教的坚强处;佛教并不将这问题当作城堡来守,他却费尽了全力攻它,岂不可笑!

关于大乘佛说非佛说的问题,印顺法师很有见地,读者不妨参看一九五○年十二月正闻学社出版的《大乘是佛说论》一书,那是专题研究,本文不过是针对龚牧师的意见略予疏导而已。

事实上,一书或一思想的价值,绝不能以「偶像」的观念来判断它。如要探究宇宙人生的根本所在,那是不妨把一切分别知见的葛藤,一刀挥断的,中国的禅宗,就有如此的气魄。佛也好,魔也好,一切都是凡夫的分别知见。当然,我们刚才是从历史线索上说明佛经的价值与立场,是世间的俗谛而非究竟真理的第一义谛。

若要谈到「伪书」,如根据龚牧师的尺度来衡量,世上的伪书可就多了,比如中国的老子《道德经》、希腊的荷马史诗,乃至英国的莎士比亚的著作,都有问题。因为它们的著作者的身世都很难查考。事实上,尽管著作者的历史身分有问题,对那些作品的价值,仍然无损分毫。

然而,世界上最可议论的伪书,龚牧师绝不会想到,那倒是基督教的《圣经》。

让你受用一生的佛教66句处世哲学

 佛教中的三毒: 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佛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谓“三毒”。也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其实,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自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怒是对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具体实践上,则是要人们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佛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佛教古文相关问题

1.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2.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8.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9.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0.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1.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2.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3.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4.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5.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7.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1.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2.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3.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4.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5.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6.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3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9.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40.沉默是毁谤较好的答覆。

41.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42.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4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4.慈悲是你较好的武器。

45.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46.良心是每一个人较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7.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8.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9.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50.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51.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52.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53.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54.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55.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6.心是较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57.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58.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59.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励志一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60.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61.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62.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63.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64.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65.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66.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杨绛,受用一生的处世箴言

1、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杨绛

2、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正真的自己。-----杨绛

3、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扎排挤,可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杨绛

4、送一程,说声再见,又能见一面。离别拉得长,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杨绛

5、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历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杨绛

6、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

7、所谓穷,无非是指不置办家产,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没有保障的,不仅病不得,老不得,也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干自己喜欢或专长的事。 --杨绛

8、爱情是不由自主的,得来容易就看得容易,没得到的,或者得不到的,才觉得稀罕珍贵。 --杨绛

9、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得到金钱,拥有金钱未必拥有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偿 --杨绛

10、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杨绛

11、年经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杨绛

让你受用一生的父亲给孩子一生的忠告

给儿子的忠告:

(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对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二)没有人是不可代替,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看透了这一点,将来就算你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暂的,今天或许还在浪费着生命,明日会发觉生命已远离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预期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

(四)爱情只是一种感觉,而这感觉会随时日、心境而改变。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你,请你耐心地等候一下,让时日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苦就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五)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紧记。

(六)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下半辈子,同样地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大到可以独的时候,我的责任已经完结。以后,你要坐巴士还是奔驰,吃鱼翅还是粉丝,都要自己负责。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别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八)我买了二十六年的,还是一穷二白,连三等奖也没有中,这证明人要发达,还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

(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给儿子的十条人生忠告

一、你来到我们这个普通的家庭,你既不需要感恩,也不必忧伤,请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你的到来是上帝的安排,这个家庭虽然普通,但我和你爸爸能够让你在成年之前衣食无忧,保证你能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接受正常的教育。

二、别人夸你帅气,聪明的时候,你只需礼貌地说声,谢谢!即可,千万别为此沾沾自喜,甚至骄傲,因为容貌或身材是父母基因的遗传,并非你后天努力而得。

三、不要和同学攀比穿戴是否名牌,爸爸妈妈希望你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虽然你现在还不是很懂。

四、你和很多小朋友一样,在家里,你是中心,但不要以为天下都是以你为中心。在学校里,你就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你必须学会与同学平等和谐相处,团结友爱,这是你今后走向社会的第一课,这一课你若是学习不好,其他课程再好也枉然。

五、作为家长,我当然关心你考试分数的高低,但我更关心的是你学习态度与习惯的好坏,在你智商正常的前提下,端正的态度和优良的习惯是你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六、从网络和电视上当然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但网络和电视上的垃圾远远多于有益的知识,而一个爱捧读书本,尤其是中外名著的01后男孩肯定比沉迷网络游戏的男孩要可爱百倍。

七、没有必要再笑话爸爸妈妈的土冒或问爸爸,当年家里没吃的,爷爷为什么不买肯德鸡或麦当劳给你吃呀?这类的傻话。尽管你还没开始上历史课,但你从电视或书本中,应该也知道了一点中国的历史。

八、不要把父母的辛劳所得当做你挥霍的资本,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生活是需要有计划的进行,你的教育,你的成长也列入其中。将来你也如爸爸妈妈一样有计划的来安排你用汗水换来的所得。

九、趁学习还不是很紧张的时候,尽量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多回爸爸妈妈的老家去看看,体会农村的生活与风土人情,农村有很多你在城市所感受不到的。虽然你出生在城市里,但中国毕竟是个农业大国,不了解三农(农村、农业、农民)的中国人算不上真正的中国人。

十、再过三五年,你就要进入叛逆追潮或多愁善感的青春期了,那时,你就不会如现在这般在爸妈面前任性与撒娇了。到时,爸爸妈妈将会有很强的失落感,因此提前预祝或期盼你平安而尽快地渡过青春期。作为父母,将来我并不苛求你有多大的建树,唯期望你拥有阳光心态、健康身体、快乐生活。

让你受用一生的经典哲理句子

让你受用一生的经典哲理句子

1、做人,一定要有良心! 千万不能忘记帮助过你的人!否则,你一定朋友越来越少,路越走越窄的!

2、别人怎么看你, 和你毫无关系 你要怎么活 ,也和别人毫无关系。

3、面子到底多少钱一斤,我们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4、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5、不闻不问不一定是忘记了,但一定是疏远了,彼此沉默太久就连主动都需要勇气。

6、不要在心情糟烂差的时候, 用决绝的话伤害爱你的人。

7、有时候,没有下一次,没有机会重来,没有暂停继续。有时候,错过了现在,就永远永远的没机会了。

8、用心甘情愿的态度,去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9、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10、有时候,我们明明原谅了那个人,却无法真正快乐起来,那是因为,你忘了原谅自己。

11、一个人有生就有,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12、其实,人都是的,爱你宠你的人你不稀罕,对你冷若冰霜的却是穷追不舍。最后搞的遍体鳞伤的还是自己。

13、不要的东西, 再好也是垃圾。

14、如果你没瞎,就别用耳朵去了解我。

15、真正的牛逼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患难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认识你。

以下摘自南怀瑾《圆觉经略讲》: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知,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是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道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现在要讲的是佛地、如来地--成佛的境界。这也是中国禅宗如来禅的境界,当然不是祖师禅。这一段经文的文字极其优美,同时也涵盖了一部‘维摩诘经’,整部‘维摩诘经’的道理都在这一段里。

在谈到成佛的境界之前,我们先大略讨论一下宗教的问题。任何一个人先天自然的都有宗教的情分,因为人生下来,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之中,都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大的就整个人类文化而言,无论东方或西方,几千年来始终无法解开‘人从哪里来’以及‘宇宙如何开始’之谜;现在的太空科学如此发达,其目的就是为了探求宇宙的来源。小的就每一个人而言,人生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人生下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东西,生命本身的问题就很大。当人碰到问题时,到最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如韩愈所讲:‘人穷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人在走投无路、无可奈何之际,总要找个依赖;人类的依赖性是天生的,这也是人性脆弱的一面,由此自然而然想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神,这就是宗教的来源。

所谓宗教,在于使人的思想、情绪有所依赖,有所寄托,而且这个宗教可以掌握你的思想和情绪。

再进一步来探究宗教的哲学,就要问这个我所信赖、依托者,它究竟存在不存在?这是大问题。一般的宗教都把这个所信赖。依托者人格化以及神格化、超人化,因为人的力量不够,所以信赖一个超越人的神。于是,人放弃了自我,人丧失了自我。那么,如果神存在,这个神又从哪里来的呢?探究这个问题同样是宗教哲学的课题。接着我们又要问:我为什么要信他?我所信赖的对或不对呢?万一不对,那又怎么办?这些都值得研究。研究到最后,一切问题都清楚了,见到了生命的本来,见到了宇宙的本来,这叫作‘佛’或译为‘佛陀’,佛陀是觉悟的意思,就是把宇宙人生第一等一切问题都弄清楚了。

几千年前,这位把一切问题都彻底解决的人,叫作释迦牟尼佛。他开始也和我们一样,对于人生问题、生命问题充满着疑惑,从小就思索这些人生之中生、老、病、等等问题,而且小时所受的教育比一般人好,他接受的是宫廷教育,集中了最优秀的老师,传授了最精华的学识,再加上他天生禀赋优异,所以,在十几岁就精通各种天文、数学等学问。他是独子,在当时不用竞选就可以当皇帝,但是,以他的智慧看来,一个国家社会没有真正三十年的太平,人类无法过安乐的日子,所以皇帝他不想干。

为了追求探索人生无法解决的烦恼问题,他十九岁舍弃了王位,跑去出家。但是,在出家之前,他尽了他的义务,娶了妻子,生了儿子,然后才出家。这点要特别留意,释迦牟尼佛的作为并没有违反家庭的孝道。

当他大彻大悟之后,得到了答案,了解了宇宙、人生的道理,宇宙人生一切的事情乃无主宰,并不是阎王主宰了你的生命,也不是上帝主宰你的生命,但是也非自然,不是唯物所变化。一切万有的生命和事物乃因缘所生。什么叫作因缘呢?‘因’是前面的一个动机;只要前面一动,连锁的关系就来了,就是缘。因缘的连锁关系如何来的呢?自己来的,无主宰,不是他力,也非自然。

因缘又分为亲因缘和疏因缘的差别,什么是亲因缘呢?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例如一粒麦子,在那里摆久了,他自动会起变化,非他力。但是,与他力也互相关联,亲因缘是由过去的时间、空间和自我的积累,所带来的种子,这其间的关系还很复杂。种子生现行,现行又变成未来的种子,循环不已。什么是疏因缘?增上缘与所缘缘以及等无间缘是属于疏因缘,例如我们生命的来源,必须由男性的精虫和女性的卵子相结合,再加上精神体三缘合和而成,此三缘是亲因缘,精虫和卵子中所带来父母的遗传是增上缘。遗传的因素对我们生命的影响也很大,人的思想,行为动作都会和父亲或母亲想像。有些人的个性则与父母亲完全相反,譬如父母很老实,生的孩子很调皮,这是否与遗传无关?不,这是遗传的,因为老实的人也有调皮的一面,只是他压抑不敢发出来,到了下一代就发出来了。一个人生下来以后,其思想个性慢慢也受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的影响,这些因素乃属于增上缘。还有一个所缘缘,现在的生命由于过去的种子生现行,前生所积累的习性和父母的遗传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和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种种因素加起来,形成了主观的思想意识,再产生新的思想和行为,与别的人和事物发生牵联,互相影响,这就是所缘缘。这些现状又变成种子衍生下去,如此循环不断,这也是轮回的道理。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永远没有间断地转,叫等无间缘。

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不停地转下去,如果要了生脱,不受这连锁性的生命力量所束缚,必须要切断了此因缘的作用。如同我们的思想永远没有停止过,睡时仍然在思想,所以睡觉都会做梦,没有一个人真正睡着过,有些人以为没有梦,其实是醒来以后忘记了。那么,亡以后会不会思想?一样在思想,那是另外一种境界。如果把我们的思想从中截断,叫作‘三际托空’,过去的思想已经成为过去,不复存在了;未来的思想还没有来,当然也不存在;现在呢?也没有一个现在,刚才现在,现在立刻变成过去了。宇宙间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现在,永远都是现在,但是,现在也无法把握,它不断流逝,这种现象,我们暂且称之为‘空’。释迦牟尼佛了解了宇宙生命中这个道理,毕竟无主宰,非自然,‘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空是它的本体,因缘所起是它的作用,称为‘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例如我讲话,必须有缘起,要有我的生命、思想、身体、呼吸系统、声带、嘴、舌、牙齿等等许多因素凑合才能发出声音,这叫‘因缘所生法’。说完就没有了,故言‘我说即是空’。

释迦牟尼佛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彻大悟,生命得到自在。他得到了一个结论:‘人即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说:‘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奇怪啊!真奇怪!每一个人都是佛,不只是人,每一个有知觉的生命,包括动物,都具备了和佛一样的智慧功能,那么,一般众生为什么不是佛呢?只因为自己的思想把自己障碍住了,把自己虚妄不实的思想当成真的,紧抓着不放,所以不能证得佛的境界。佛悟道所讲的话,我

们简单地说就是:唉呀!修行搞了半天,原来我是道。此时悟了道的释迦牟尼佛原想涅槃,所谓涅槃就是把生命回归到原来的地方,例如把冰熔化为水。但是,大梵天的天主请求佛不要涅槃,还要弘法度众生啊!释迦牟尼佛说:‘止!止!吾法妙难思。’好了!不要说了!不要说了!我所了解到的道理,不可思议,无法表达,每个人都是佛,叫我讲什么呢?

释迦牟尼佛由三十二岁开始出来宣扬这个道理,当时在印度所受的打击非常大。佛说无主宰,非自然,他们以为释迦牟尼佛是无神论者。其实,他们搞错了,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只是他把神与人视为同一生命,平等无二,神与人同一本体。他提倡人要找到这个所有生命共同的本体,找到了这个生命的本体,叫作无上正等正觉,也叫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佛法不是迷信,而是大智慧的成就。释迦牟尼佛从开始说法,一直到了晚年却说:‘我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过一字。’这是什么道理呢?缘起性空,一切现象、一切境界的本体都是空的,若谈到本体,那真是不可说,说一个‘空’已经不对了,因为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所执着,这是佛的境界。他还怕人们不相信,在‘金刚经’中再三强调‘如来是真悟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好了,我们现在再回过来看‘圆觉经’这段经文。这段很难懂,也很难解释,所以才先说了一段序文以为解说的背景。

第一句话,‘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什么是障碍?贪、嗔、痴、慢、疑、妄想、感情、情绪、知觉这些都是障碍,障碍就是冤家,冤家就是障碍,起心动念皆是。佛说这些障碍就是究竟觉,这些障碍用不着清除,翻过来就是了,你也可以由贪、嗔、痴而悟道,它是一体的两面。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不要以为守住清净一念就是道,清净的境界掉了就以为糟了。道是不垢不净,清净是道,不清净也是道,这才叫解脱。若只守住一个清净的境界,认为这才是道,这还叫解脱吗?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很多人想修道成佛,拼命打坐,千方百计设法打通气脉,感觉到这里发热了,那里气又动了,心里沾沾自喜,好像很有功夫,成佛有望。而假如打坐很久,没有反映,就开始懊恼,是不是我业力深重?大概成佛没有什么指望,还是算了吧!不要以为功夫就是道,对不起!功夫是功夫,不是道。功夫是可以修得起来的,既然可以修得起来的东西,自然就有毁坏之时,功夫不修就没有了,是不是?注意!道是不增不减。你多坐一天,道也不增一分,少坐一天,道也不减一分。什么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举个例子:盖房子,拆房子,皆是虚空。盖了房子,虚空在哪里?把墙打个洞,虚空又出来了,虚空还是虚空。‘楞严经’不也提到:‘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聪明人与傻瓜都一样有智慧,而且,笨蛋讲的话,聪明人不一定讲得出来,不相信,你笨笨看,愚痴之人也有般若,并且没有短少。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真正的佛法并不排斥、仇视其他的宗教,无论基督教、天主教、回教、道教、一贯道,甚至鬼道、魔道与佛教都在道中,均平等看待。‘金刚经’上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每一位教主都悟了道,只是所见的程度有深浅而已。

‘无明真如无异境界’,不管你有没有成佛,有没有悟道,境界都一样,没有悟道的人也一样在佛境界中,只是不知道而已。

‘诸戒定慧及*怒俱是梵行’。悟了道以后才晓得戒定慧是把*怒痴转过来,戒定慧与*怒痴乃是同一体性。什么是梵行?就是清净行。你说贪嗔痴不清净,嘿!佛却在这里说贪嗔痴是梵行呢!不过你不要看了这句话,就去乱搞,这是佛说的,这是佛的境界,你不是佛,你没有悟道,不要乱来啊!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众生是一切有知觉的生命,国土指的是没有知觉的物质世界。换句话说,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是同一本体来的。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什么是净土呢?‘维摩诘经’告诉我们:‘心净则国土净。’学净土的人要注意,南无南无拼命买飞机票,想到极乐世界,什么时候出境呢?躺进棺材之时才能去呀!如果是这样,我们常常听到:唉呀!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往生西方。那不是求早吗?净土在哪里?就在这里,一念之间,只要心净,处处皆是净土。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众生,不管有灵性或无灵性,都本已成佛。佛道是什么?觉性也。你明白了,就悟了道,那么简单。

‘一切烦恼毕竟解脱’。烦恼本身就是解脱,烦恼本身停留不住,不信你看看哪一个烦恼能一直烦你一年、十年、二十年、一辈子?再不然,你去留一个烦恼看看,能留多久?一个小时都留不住。留得住的话,还算是有本事呢!很多人找我说:我好烦恼,怎么办?我说:有一个好办法,再去找多一点烦恼的事来烦一烦。他说:我没有办法。好,烦不下去,只好放下,放下就成功了。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我们的智慧如同大海一样,充满整个法界,充满整个虚空;

‘照了诸相’,对于外界的一切现象,以及内心的现象,都能清清楚楚地知觉明了。

‘此名如来随顺觉性’。到了这个境界就叫作佛。看完了这一段,只好一笑,原来凡夫就是佛。有位禅师悟了道,说:‘鼻孔原来是向下’。还有一位禅师悟了道,人家问他:你悟到什么?他说:‘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这一段就是佛境界,如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