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俗语 成语俗语

刘邦成语典故有哪些-刘邦经典故事成语

tamoadmin 2024-11-05 人已围观

简介破釜沉舟---项羽[专用]约法三章--高祖刘邦[特点〕原想 韩信〔明修栈道〕,谁料到他却来了个〔暗度陈仓〕.之后排下〔十面埋伏〕,才使项羽〔四面楚歌〕.哈哈~~军帐中,名垂千古的〔霸王别姬〕,果真是天妒英才!!!!!,项Boss〔老爷子〕,逼的〔乌江自刎〕!!!~~ 〔命不逢时〕!!〔英雄气短〕~~~!!!!刘邦,项羽的典故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典故有很多,而且对于古代和当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

刘邦成语典故有哪些-刘邦经典故事成语

破釜沉舟---项羽[专用]

约法三章--高祖刘邦[特点〕

原想 韩信〔明修栈道〕,谁料到他却来了个〔暗度陈仓〕.之后排下〔十面埋伏〕,才使项羽〔四面楚歌〕.哈哈~~

军帐中,名垂千古的〔霸王别姬〕,果真

是天妒英才!!!!!,项Boss〔老爷子〕,逼的〔乌江自刎〕!!!~~

〔命不逢时〕!!〔英雄气短〕~~~!!!!

刘邦,项羽的典故

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典故有很多,而且对于古代和当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指引导向,关于历史典故,写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发生的主要事件,陈述的也是时代的记忆和历史背景,无论是人或者食物,都有着他独特的意义所在,还有就是所要表达的精神和思想,这对于当时的人们以及历史大环境来说,都潜移默化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灵进行熏陶。

下面我就来梳理几个有教育的历史典故,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1、“运筹帷幄”这个成语的典故:刘邦当上了皇帝以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于是在招待的时候刘邦就问文武百官自己和项羽的区别,这个时候的文武百官就纷纷得夸赞刘邦这个君王很大仁大义。但是刘邦却说在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在关于安抚百姓方面不如萧何,在率军打仗不如韩信,但是刘邦却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因为刘邦可以很好地运用三位俊杰,能够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所以刘邦才能够得到天下。

2、“三顾茅庐“这个典故也很有教育意义,从侧面说明了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有很好的毅力和坚持,不能够因为一件小事就放弃自己心里面所坚持的东西,要达到心里面的目标,就要不断的去争取和努力,这样别人才能因为心里面的这份坚持的毅力和不肯放弃的决心打动。

3、“孔融让梨”更多的是赞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还有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中互相谦让的礼仪文化,每个人不仅要去坚持这样的传统礼仪,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里面博大精深的东西不能够丢,我更要去发扬,传承。

4、“司马光砸缸”,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多种方法,还有就是去明白生活中有许多新奇的东西,这些方法要加以运用。而且遇到事情的时候需要勇敢的站出来,而不是选择去逃避,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

关于中华文化历史典故有很多,而且好多的成语里面包含的典故都很好地对现实社会有教育的意义,关键要去发现和吸收。

十面埋伏出自什么典故

刘邦的历史典故: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越多越好。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约法三章。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者,伤人及盗抵罪。”《汉书 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一决雌雄。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分我杯羹。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筑坛拜将。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 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书中记载: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成语: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出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犬牙交错。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一败涂地。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高阳酒徒。出处:《史记.郦食其列传》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高阳儒生郦食其求见。使者入通,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以告。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遂延入。终受重用

项羽的历史典故:

霸王举鼎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举得起吗?”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运起力气大喝一声“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满口答应,合兵从羽起义。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计划,项羽杀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 十”。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汉高祖。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汉高祖,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

沐猴而冠

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杀了说这话的人。

四面楚歌

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汉高祖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乌江自刎

西楚霸王项羽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劳苦功高的成语典故

十面埋伏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 ),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扩展资料

十面埋伏故事梗概:

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临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给他们。果然,使者纷纷回报,诸侯即将发兵。

不久,各路诸侯出兵,攻击项羽军队,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项羽军队不断收缩,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

诸侯军队蜂拥而至,把项羽军队重重包围了起来。

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此刻,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刘邦军的进攻捷报频传。 垓下战场,杀声震天。两军拚搏,你我活。著名的垓下之战就这样展开了。

百度百科-十面埋伏(成语)

有关项羽 刘邦 诸葛亮的典故和成语

刘邦率军攻占秦朝都城咸阳后,派兵驻守函谷关。

不久,项羽率大军到了函谷关。

他听说刘邦已经攻下咸阳,非常生气。

进关后,把军队驻在鸿门,准备与刘邦一决雌雄。

当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而刘邦的军队只有十万人,形势对刘邦非常不利。

项羽的叔父项伯,是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的朋友。

他怕张良跟着刘邦送,连夜路去劝他逃走,张良就陪项伯去见刘邦。

经过张良和刘邦的解释,项伯答应从中调停,并叫刘邦第二天亲自到鸿门去向项羽谢罪。

第二天,刘邦带了一百多随从人马来拜会项羽,终于取得了项羽的谅解。

当天,项羽留刘邦一起喝酒。

席间,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羽的堂弟项庄以舞剑助酒的名义刺杀刘邦。

项伯也拔剑起舞,以身体掩护刘邦。

张良见形势不妙,便到营门外面找到与刘邦同来的将领樊哙,并通报了席上的情景。

樊哙立刻一手握剑,一手拿盾牌护身,冲进营门,拉开军帐的帷幕,睁大眼眼看着项羽。

他恼怒得头发上竖,连眼眶也都要裂开了。

项羽见了樊哙,忙按着剑,挺直上身问道:“这个人是在做什么呀?” 张良回答说:“这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 项羽这才放下剑把,说:“好一位壮士!赏他一杯酒喝!” 在旁侍候的人听了,马上给他一大杯酒。

樊哙拜谢后,接过酒来一口喝干。

项羽又说:“赏他一只猪肘。

” 在旁侍候的人立刻给樊哙一只生的猪肘。

樊哙先把盾牌放在地上,再把猪肘放在盾脾上,拔出剑,一块一块地切下来吃。

项羽看了赞道:“真是壮士!还能喝酒吗?” 樊哙说:“我连也不怕,区区一杯酒算得了什么!我还有几句话奉劝大王:从前,秦王残暴得像虎狼一样,惟恐不多,处罚人惟恐不重,因此天下的人都反对他。

楚怀王跟起义的将领约定说:‘谁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的,就当秦王。

’现在沛公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城里的东西一丝一毫也不敢动,等待大王到来。

他派遣将士守住函谷关,原来是防备其他的队伍进出,怕发生意外。

沛公这样劳苦功高,不但没有封侯的赏赐,大王反而听信小人的话,要想杀有功的人,这是在继续走秦朝败亡的道路。

我认为,大王不应该这样做啊!” 项羽听了樊哙这席话,无话可答,只说了声“坐吧”。

于是,樊哙就在张良旁边坐下。

席间,刘邦趁上厕所时机和樊哙不辞而别返回汉营,避免了杀身之祸,叫张良把白璧和玉斗分别交给项羽和范增,范增却把给他的玉斗摔得粉碎,因为他知道,放刘邦回去,无疑是放虎归山,可这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项羽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无颜见江东父老,破釜沉舟、作壁上观、称王称霸,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楚河汉界,沐猴而冠,拔山盖世,取而代之 楚河汉界 妇人之仁 背水一战 破釜沉舟

刘邦

斩白蛇而起义

秦朝末年,刘邦带领一班贫苦农民,举起反秦的义旗,来到芒汤山,那身如大梁的白蛇,一见刘邦“叽溜”一声,得象筷子一样大小,刘邦一剑把白蛇斩为两段。夜里白蛇给刘邦托梦说:“主公,你今天杀了我,何时还命呢”刘邦随口推说:“这里高山陡岭哪有命还?平地(帝)还命罢。”白蛇说:“你今天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巴我就篡你的尾,现在你把我腰断两截,我就在中间平帝时,篡你的朝。所以西汉传到平帝,白蛇转为王莽,杀了汉平帝,篡了汉朝。后经光武中兴,平灭了王莽,才又恢复了汉室,建立了刘氏东汉王朝。这都是因为刘邦做事亏心引起的

诸葛亮

关于他的就比较多了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称“诸葛田”。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这里总想找一找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诸葛亮祠,创建于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

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获功,名成八阵图。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