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俗语 成语俗语

空城计的意思翻译-空城计的意思和故事

tamoadmin 2024-10-19 人已围观

简介如果是我们这些人,必定是抛弃城池逃走了。原文: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白话译文:众人都感到惊讶和佩服说,丞相的机智就连神鬼都猜不出来。如果是我们这些人,必定是抛弃城池逃走了。此文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据郭冲《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传说)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其情节为街亭失守, 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

空城计的意思翻译-空城计的意思和故事

如果是我们这些人,必定是抛弃城池逃走了。

原文:

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白话译文:

众人都感到惊讶和佩服说,丞相的机智就连神鬼都猜不出来。如果是我们这些人,必定是抛弃城池逃走了。

此文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据郭冲《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传说)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其情节为街亭失守, 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

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郭冲三事曰:空城计翻译!!!

知己知彼,化险为夷

——《空城计》赏析

沈伯俊

在《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的绝顶智慧和奇谋妙计的精采片断如明珠贯连,层见迭出。其中,《空城计》可以说是后半部书中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段,数百年来,早已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历史上曾经流传有关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传说。《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就曾引用《蜀记》所载郭冲之言: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按:即司马懿)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故事很有传奇色彩,但裴松之本人并不相信,他在驳难中指出:当诸葛亮屯兵汉中时,司马懿尚为荆州都督,镇守宛城,根本不曾到汉中一带,直到曹真后,他才与诸葛亮抗衡于关中。由此可见,郭冲所言并非史实。

然而,罗贯中却看中了这个传说,把它纳入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情节系列中,经过精心加工,创造出了一个撼人心魄的生动情节。

小说第95回,写诸葛亮命马谡等镇守街亭去后不久,收到王平使人送来的安营形势图

本,不禁大惊,断定街亭有危;正当他准备派杨仪替回马谡之时,街亭失守的消息已经传来。这样,蜀军的咽喉要道已被切断,继续进兵已不可能。诸葛亮急忙调兵遣将,安排撤退,并亲自领兵五千到西县搬运粮草。忽然探马来报:“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县蜂拥而来!”真是变生仓促,出人意料。此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双方力量对比如此悬殊,要打,打不过;要守,守不住;要跑,跑不掉。眼看魏军掀起的尘土已经逼近西县,形势真是万分危急!面对这似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诸葛亮身边的众官“尽皆失色”,读者的心弦也顿时绷紧,为诸葛亮捏着一把冷汗:这位足智多谋的大军事家,此时会不会计竭力穷呢?

就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惊险关头,诸葛亮采取了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行动。他传下命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接着,他本人“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这就是“空城计”。

诸葛亮这一着,当然是十分大胆,十分冒险的。如果他的对手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不顾一切地挥兵进攻,诸葛亮和他手下的众官都得乖乖地束手就擒。然而,率领大军来到西县的却偏偏是精通韬略、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他可不是那种年轻气盛的冒失鬼!当他看到诸葛亮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城门又是那般布置,不禁大为生疑。在他看来,面前的西县不是一座易于夺取的空城,而是一座暗藏杀机的堡垒。于是,他连忙下令退军。其子司马昭问道:“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司马懿却拒绝考虑这种可能性,教训儿子道:“亮

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就这样,魏兵迅速退去,蜀军化险为夷,诸葛亮的心情为之一松,欣然抚掌而笑,众官则在这令人目眩的急剧变化中惊出了一身冷汗……司马懿呢?当他领着大军向武功山撤退之时,忽听山后喊杀连天,早就被诸葛亮安排作为疑兵的张苞、关兴两员骁将先后杀出。紧张之

中,司马懿辨不清虚实,以为诸葛亮真有埋伏,越发认为自己撤得对。于是魏军尽弃辎重,

仓惶败走,而蜀军则趁机安然撤回汉中。至此,诸葛亮的“空城计”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空城计”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第一次面对面的斗智斗谋,它为这两大军事家后来反复进行的变幻无常的较量定下了基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空城计”能够成功?首先,这是因为诸葛亮善于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诚然,在军事上小心谨慎、稳扎稳打是有必要的;但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在敌我双方竞相争夺战争主动权以求战胜对方之际,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要想绝对不冒险是不可能的。

优秀的军事家不仅要会“守常”,而且要会“用奇”。从诸葛亮当时所处的形势来看,如不冒险,就只有等着当俘虏。何况诸葛亮并非盲目地冒险,而是在掌握敌军统帅司马懿的个性、气质的基础上施用妙计。可以说,“空城计”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条件下的产物。《孙子兵法》云:“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势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因此,“空城计”的成功,乃是“兵不厌诈”军事原则的胜利。

其次,“空城计”的成功,又是“知己知彼”军事原则的胜利。《孙子兵法》云:“知彼

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篇》)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两大军事家,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力求做到知己知彼,而又有所差别。司马懿从多年的经验中,特别是从诸葛亮北伐时不从子午谷径取长安的事实中,深知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可以说他对诸葛亮是“知彼”的;但是,他对诸葛亮又知之不透,因而想不到诸葛亮竟然在他面前冒了一次大大的风险。而诸葛亮则不仅知彼知己,而且知彼之知己,对其了解又深入了一个层次,正如他事后对众官所解释的:“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两相对照,诸葛亮确实比司马懿高出一筹。当司马懿得知上了诸葛亮的当时,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吾不如孔明也!”

“空城计”这一篇章,充分显示了诸葛亮性格的多样性。不同的性格侧面统一在同一个人物身上,正体现了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对此,毛宗岗作了精辟的分析:“惟小心人不做大胆事,亦惟小心人能做大胆事。魏延欲出子午谷,而孔明以为危计,是小心者惟孔明也。坐守空城,只以二十军士扫门,而退司马懿十五万之众,是大胆者亦惟孔明也。孔明若非小心于平日,必不敢大胆于一时。仲达不疑其大胆于一时,正为信其小心于平日耳。”

(第95回回评)

《空城计》在情节上大起大落,骤张骤弛,读者时而凝神屏气,时而会心微笑,情绪始终被情节的发展所牵动。诸葛亮的“空城计”虽然来得奇妙,但由于在此以前的大量情节已使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深入人心,作者又作了必要的交代,因而读者觉得奇而不怪,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综观全篇,诸葛亮的临危不惧、从容不迫、雍容高雅,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师心自用,都表现得栩栩如生,难怪这一片段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应该看到,作者是在蜀军遭到街亭之败,首次北伐的成果全部丧失之后来写《空城计》这一片段的。尽管诸葛亮的“空城计”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胜利,远远无法弥补大败的损失,

但它却大大冲淡了蜀军战败的影响,使读者在心理上感到蜀军似乎是转败为胜,觉得诸葛亮

似乎是不可战胜的。这种“败中写胜”的艺术手法,是《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一个重要特

点,值得认真借鉴。

诸葛亮空城计文言文的答案

诸葛亮在阳平屯军,派遣魏延的各路军马一起向东进发,诸葛亮只留下大约万人守城。晋宣帝(司马懿)率领二十万人的军队与诸葛亮对抗,但是没碰上魏延的军队,直接到了阳平前,离阳平诸葛亮驻军处还有60里的时候,斥候(探测敌情的人)告诉宣帝说诸葛亮所在的城兵力很少,力量弱小。诸葛亮也知道宣帝马上就要到了,情势紧急,想要去通知魏延的军队,距离太远,即使他们回军赶来,也来不及了。将士都惊恐失色,不知该怎么办好。

空城计课文翻译300字

1. 诸葛亮空城计的阅读答案

答: 名称 空城计拼音 Kōng'chéng'jì解释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事例 你不能老是用“空城计”;这“空城计”也有失手的时候。歇后语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用法 作宾语;指欺骗对手。英文 presenting a bold front to conceal a weak defence 。

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

2. 急求《三国演义》中空城计一回的原文(文言文)

失街亭,空城计话说孔明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犹豫不定.忽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孔明唤入,左右呈上图本.孔明就文几上拆开视之,拍案大惊曰:“马谡无知,坑陷吾军矣!”左右问曰:“丞相何故失惊?”孔明曰:“吾观此图本,失却要路,占山为寨.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汲水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长史杨仪进曰:“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孔明将安营之法,一一分付与杨仪.正待要行,忽报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急唤关兴、张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彼当自走,亦不可追.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又令张冀先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又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又差心腹人,分路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又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将复来.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官吏军民,陆续而来.却说司马懿望武功山小路而走.忽然山坡后喊杀连天,鼓声震地.懿回顾二子曰:“吾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只见大路上一军杀来,旗上大书“右护卫使虎冀将军张苞”.魏兵皆弃甲抛戈而走.行不到一程,山谷中喊声震地,鼓角喧天,前面一杆大旗,上书“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山谷应声,不知蜀兵多少;更兼魏军心疑,不敢久停,只得尽弃辎重而去.兴、苞二人皆遵将令,不敢追袭,多得军器粮草而归.司马懿见山谷中皆有蜀兵,不敢出大路,遂回街亭.。

3. 文言文"诸葛亮空城计"的翻译

蜀国的将军马谡违反了命令,街亭失守,魏国的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士兵逼近西城。

这时西城中蜀国的士兵只剩二千多人,将士们都失了神色,诸葛亮走上城楼查看司马懿大军。果然看见敌军像蚂蚁一样聚拢,立即命令说:旗帜都藏起来,所有军士都各自守住城中的岗位,如果有不听命令的以及大声说话的人,就斩了他。

又命令打开四成门,每扇门用二十个军士作出扫地洒水的样子。诸葛亮就穿上鹤氅,戴上纶巾,带着两个小书童拿着一把琴,到城楼上依靠着栏杆坐下,烧香弹琴。

魏军来到城下,觉得很奇怪。司马懿赶到,就撤退了。

他的儿子司马昭说:“为什么要撤退?”司马懿说:“诸葛亮一身都很小心谨慎,从来没有尝试去冒险,不是你这样的人所能了解的。”诸葛亮看见魏国的军队撤退了,供手大笑。

所有将领心里仍然还害怕着呢。

4. 《空城计》阅读题答案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__________为中心,通过__________的叙述和__________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

提示:这实际是小说三要素的考查,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

2.《空城计》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这部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时期小说家__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罗贯中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众官无不骇然。( )

(2)言讫,拍手大笑。( )

(3)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

(4)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 )

提示:结合上下文,根据具体语境完全可以推测出加点词的意思。

答案:(1)惊惧的样子;(2)完结,终了;(3)拍;(4)逃跑,逃走。

4.写出下列事件的主要人物。

(1)温酒斩华雄( ) (2)威震长坂坡( )

(3)赔了夫人又折兵( ) (4)白帝城托孤( )

提示:这些都属于著作中的精彩片段,必须熟悉。

答案:(1)关羽;(2)张飞;(3)周瑜;(4)刘备。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司马懿退兵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从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去分析。

参考答案: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不会冒险,如今大开城门,一定会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城,定会中计。(或用原文答: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6.“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这句话表现了司马昭的什么性格?

提示:可以与司马懿作比较。司马昭能够如此猜测诸葛亮,说明他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多疑多虑;他不能理解父亲的决定,更说明他的单纯,是个典型的年轻气盛的人。[来源:学_科_网]

参考答案:年轻气盛,无所畏惧。

7.诸葛亮使用空城计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提示:结合诸葛亮在文后对众人的解释,和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猜测分析来答题。

参考答案:诸葛亮能准确分析形势,临危不慌,做事果断;对司马懿非常了解;勇敢,有智慧,懂得战争辩证法,灵活机动,出奇制胜。

8.想象一下司马懿知道实情后的内心感受。

提示: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当时情境,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司马懿知道实情后,肯定非常懊恼:哎,又中了诸葛亮的诡计!看来,我确实不如诸葛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空城计全文翻译

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了街亭以后,亲自带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这个地方来了。

这一天,亮正和部下商量怎么抵抗的事,突然探子来报飞马:“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打过来。”这个时诸葛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点地方官员,他所带的五千士兵有一半是运送粮草的,不能打仗,听着司马懿的军队来了,吓得心惊胆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诸葛亮到城里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魏州兵分两路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传下命令,叫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允许随便出入,也不允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部都打开,每一个城门口二十个老兵拌成老百姓的模样,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魏国军队到了,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吩咐完了,自己把研究的鹤毛大衣一披,戴上丝编织的头巾,领头两个小孩登上了城墙楼,坐在城楼上喝酒弹。

工夫不大,司马懿的大军来到了城下,一看这种情况,都不敢再前进了,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在马背上远远看过去,果然看见诸葛亮会在城楼上,满脸笑容,喝酒强琴,轻松自在,没事人一样。司马懿看了,心里非常疑惑,连忙下令叫军队向后撤退。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问:“为什么要撤退?这不就是诸葛亮没有军队故意做出来模样来迷惑我。?”司马懿说:“你小小年纪懂得到什么,诸葛亮一向小心,从来不做冒险的事儿。他在城楼上一座,四门大开,里面固定有埋伏。我们如果进去,在他们的计划中了。快快后退四十里!”司马懿的军队才撤退了。

诸葛亮见司马懿的军队撤回来了,拍手大笑起来。身边的官员都很惊奇,去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如果带了十五万大军攻打过来,见了丞相,为什么退得这样快?”

诸葛亮劝:“司马懿知道我一向很小心。,决不敢冒着风险。今天我把城门打开,他在会见怀疑心我有埋伏,所以很快地撤退了。其实我倒不想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我刚刚用这个办法。。”部下听了都很敬佩他,说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办法来。

三十六计的完整翻译

那是蜀后主刘禅统治年间的事。诸葛亮在整顿好内政以后,兴师北伐,智取天水、南安、安定三城,震动关中。魏主曹睿急令司马路领兵离长安出关破蜀,司马懿荐举名将张郃为先锋一同征进。

司马懿引20万军出关下寨。他知道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他估计诸葛亮北伐,定从此进,乃与张郃领兵奔街亭而来。

魏军出关的消息,早有细作报告诸葛亮。在军中会议上,诸葛亮说道:“今司懿路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说完,他略停片刻,扫视了一下左右众将,问道:“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自告奋勇,愿肩此任。诸葛亮对他交待了有关事项后,让他写了军令状呈上。诸葛亮拨与2.5万精兵,又令一向谨慎的上将王平相助,并吩咐道:“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诸葛亮唯恐二人有失,再拨1万兵马给高翔,令其在列柳城屯兵扎寨,一旦街亭危急,可引兵救之。又命大将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后屯扎,准备随时接应街亭。

部署完毕,诸葛亮乃吩咐赵云、邓芝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他则准备亲率大军由斜谷径取郿城

谁知马谡到了街亭,看了地势,不顾诸葛亮的嘱咐,也不顾王平的坚决反对,竟然不在五路总口下寨,非要在旁边的山上屯军,只分5000兵马与王平离山10里下寨。

司马懿领兵一到,见此情景,乃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切断蜀军水源。自辰时困至戌时,山上无水,军不得食,寨中大乱。嚷到半夜时分,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司马懿又令人于沿山放火,山上蜀兵愈乱。马谡自料守在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向西逃奔。王平、魏延虽闻讯赶来救援,又遇伏兵,加上列柳成又失。王平、魏延、高翔等只好退到阳平关。

司马懿本想去夺阳平关,但恐中了诸葛亮之计,乃下令:“竟取斜谷,向西城而进。”这西城虽是山僻小县,但却是蜀兵屯粮之所,又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交界处,若是此城失去,三郡也就难保了。

再说诸葛亮在祁山寨中,忽有探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诸葛亮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为挽救危局,他急忙命令关兴、张苞各引3000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作为疑兵;又令张翼先引军去修理剑阁栈道,以备归路;再传密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领兵伏于山谷中,断后掩护;还派心腹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要他们皆迁入汉中。

分拨已定,诸葛亮自引5000兵退向西城搬运粮草。就在诸葛亮刚到西城不久,忽有10余骑飞说:"司马懿引大军15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情况万分危急!当时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5000军,已分走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人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一消息,尽皆失色。诸葛亮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立刻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城上巡哨的岗棚〉。如有妄行出人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20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传令完毕,诸葛亮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就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赶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逐止住三军,自己飞马上前,远远望之。果见诸葛-亮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20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毕大疑,便来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往北山退却。途中遇到张苞、关兴伏兵袭击,只得尽弃辎重而去。

这就是为人传颂的“空城计”。后人曾有诗赞道:“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空城计七年级上册语文版全文翻译

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 ③阳,太阴。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

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

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

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

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

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

物的对立面上,就是说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③太:极,极大。此句意同上。

古人按语说:阴谋作为,不能背于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愚俗之行,

非谋士之所为也。

这是说“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

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

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

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

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

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

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

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

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民来到海边。只

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

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

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

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

上了! 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 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

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

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

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

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

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

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

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

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

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讲苏省镇江市一带)。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打集中的敌人,不如

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敌阳不如敌阴: 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

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古人按语说: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 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

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

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

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孙子的比喻十分生

动形象,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

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

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是讲战国时 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

前354年, 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

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 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 强占了,魏将

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 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 旧

恨又一举双得。 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 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

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 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

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

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 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 正事

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

在他 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

逃到齐国。

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且说田忌与 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

田忌想直逼赵 国邯郸, 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

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

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

会自解。 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 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

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

拾残部, 退回大梁 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

的故事。 又后十三年,齐魏之 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

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内讧加剧,大大削弱了革命军的力量。公元1860年,清军

派和春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清军仗着人马众

多,层层包围,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为了解救天京,天王洪秀全召集诸王众将商

讨对策,但对如此险恶的形势,大家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这时,年轻的将领忠王李秀成为洪秀全献上一计。他说:“如今,清军人马众

多,硬拼只会凶多吉少。请天王拨给我两万人马,乘夜突围,偷袭敌军屯粮之地杭

州。这样,敌人一定会分兵救援抗州。然后天王乘此机会突围,我也回兵天京,形

成两面夹击之势,天京之围可解。”

翼王石达开急忙响应,并表示也带一支人马协同忠王作战。诸王全将都认为这

是“围魏救赵”之计,有两位王爷亲率精兵突围,胜利是有把握的。可是洪秀全生

性喜欢猜疑,以为天京被围,形势险恶,怀疑二王是不是想乘机脱逃,所以迟疑不

决,没有吭声。

李秀成猜透了洪秀全的心思,他突然跪倒在地泪如泉涌,说道:“天王,天国

危在旦夕,我等若有二心。对得起天王和全军将士吗?”石达开也跪在天王面前,

恳求洪秀全下令发兵。

洪秀全深受感动,终于同意照计而行。这年正月初二,正值过年,清军仗着人

多势众,已把天京团团围住,也就略有松懈。

这天半夜时分,李秀成、石达开各率一部人马,乘着黑夜,从敌人封锁薄弱的

东南角突围出去。清将和春见是小股部队逃窜,也就没有追击。

二王突围后,分兵两路:李秀成奔杭州,石达开奔湖州。李秀成抵杭州城下,

见守备森严,他急令士兵攻城,但都被击退。原来这杭州是清军的重要粮草基地,

城内守军也有一万余人。他们只坚守城池,并不出城反攻。李秀成见三天三夜未能

攻下抗州,心中焦急。

突然天降大雨,城内守军见太平军久攻不下,都很疲惫,天又降雨,就都躲进

城堡休息,因为几天几夜没好生睡觉,倒在地上,就呼呼入睡。李秀成乘着雨夜,

派一千多名勇士,用云梯偷偷爬上城墙,等守城兵士惊醒,城门己经大开,李秀成

率部冲入城内,攻了杭州。

为了吸引围困天京的清军,李秀成下令焚烧清军的粮仓。和春闻讯,知道杭州

已失,断了后勤供应,急今副将张玉良率十万人马,火速回救杭州。洪秀全见清军

已分兵解救杭州,敌军正在调动,于是下令全线出击。李秀成攻下抗州,放火烧了

粮仓之后,火速回兵天京。石达开也率部回撒天京。两路兵马汇合一处,机智地绕

道而行,回避了张玉良回救抗州的部队,终于顺利地赶回天京。

此时城内城外的太平军对清军形成夹击之势,清兵始料不及,左冲右突,阵势

大乱,伤六万余人,一败涂地。清军惨败,天京之围已解。短时期内,清军已无

力再打天京了。

第三计 借刀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

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

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

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卦有:《象》损:损:

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

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古人按语说:故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

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

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

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韩非子,内储说下》)。

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

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

曹从之,羽遂见擒。(《长知经》卷九《格形》)。

古按语举了几则战例: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

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

那是蜀后主刘禅统治年间的事。诸葛亮在整顿好内政以后,兴师北伐,智取天水、南安、安定三城,震动关中。魏主曹睿急令司马路领兵离长安出关破蜀,司马懿荐举名将张郃为先锋一同征进。

司马懿引20万军出关下寨。他知道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他估计诸葛亮北伐,定从此进,乃与张郃领兵奔街亭而来。

魏军出关的消息,早有细作报告诸葛亮。在军中会议上,诸葛亮说道:“今司懿路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说完,他略停片刻,扫视了一下左右众将,问道:“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自告奋勇,愿肩此任。诸葛亮对他交待了有关事项后,让他写了军令状呈上。诸葛亮拨与2.5万精兵,又令一向谨慎的上将王平相助,并吩咐道:“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诸葛亮唯恐二人有失,再拨1万兵马给高翔,令其在列柳城屯兵扎寨,一旦街亭危急,可引兵救之。又命大将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后屯扎,准备随时接应街亭。

部署完毕,诸葛亮乃吩咐赵云、邓芝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他则准备亲率大军由斜谷径取郿城

谁知马谡到了街亭,看了地势,不顾诸葛亮的嘱咐,也不顾王平的坚决反对,竟然不在五路总口下寨,非要在旁边的山上屯军,只分5000兵马与王平离山10里下寨。

司马懿领兵一到,见此情景,乃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切断蜀军水源。自辰时困至戌时,山上无水,军不得食,寨中大乱。嚷到半夜时分,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司马懿又令人于沿山放火,山上蜀兵愈乱。马谡自料守在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向西逃奔。王平、魏延虽闻讯赶来救援,又遇伏兵,加上列柳成又失。王平、魏延、高翔等只好退到阳平关。

司马懿本想去夺阳平关,但恐中了诸葛亮之计,乃下令:“竟取斜谷,向西城而进。”这西城虽是山僻小县,但却是蜀兵屯粮之所,又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交界处,若是此城失去,三郡也就难保了。

再说诸葛亮在祁山寨中,忽有探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诸葛亮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为挽救危局,他急忙命令关兴、张苞各引3000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作为疑兵;又令张翼先引军去修理剑阁栈道,以备归路;再传密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领兵伏于山谷中,断后掩护;还派心腹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要他们皆迁入汉中。

分拨已定,诸葛亮自引5000兵退向西城搬运粮草。就在诸葛亮刚到西城不久,忽有10余骑飞说:"司马懿引大军15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情况万分危急!当时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5000军,已分走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人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一消息,尽皆失色。诸葛亮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立刻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城上巡哨的岗棚〉。如有妄行出人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20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传令完毕,诸葛亮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就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赶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逐止住三军,自己飞马上前,远远望之。果见诸葛-亮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20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毕大疑,便来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往北山退却。途中遇到张苞、关兴伏兵袭击,只得尽弃辎重而去。

这就是为人传颂的“空城计”。后人曾有诗赞道:“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另一种 易中天: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讲三国。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说起赤壁之战,我们就会想起苏东坡那首著名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可真是大气磅礴,它使我们想到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苏东坡这首词是他47岁的时候在湖北黄州赤壁所写,黄州赤壁不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点苏东坡是知道的,因此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就是有人这么说。但他还是写了这首词,因为当他站在黄州赤壁岸边,看着那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水的时候,他没法不想到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就说周瑜吧,周瑜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时34岁,迎娶江东美女小乔已经十年,并非小乔初嫁了。但是苏东坡把小乔初嫁和赤壁之战联系在一起,是要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所以下面说“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纶巾就是青丝做的头巾,这个打扮在当时是儒雅的表现。我们知道汉代的服饰,贵族和官员是要戴冠的,高高的冠,宽宽的衣,峨冠博带,是所谓汉官威仪。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呢,贵族和官员开始时髦穿戴平民的服饰,这就是戴头巾。如果是军事将领,而一身平民的服饰,羽扇纶巾,那就是儒将风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赤壁之战当时的场景,赤壁之战打响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个乱世英雄,他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难,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秀、灭袁绍、征刘表,获得了当时北部中国的统治权,这个时候他决定南下,一举剿灭盘踞在江东的异己力量,这就是孙权的军事集团。这对于曹操来说,是他一统天下、九和诸侯的一个战略举措;而对于孙权集团来说,那可谓危急存亡之秋。当时曹操亲提大军十几万人,号称八十万沙奔江东而来,列阵于长江的西北岸,地点是现在湖北省的赤壁市附近。当时曹操的军队在长江西北列阵,战舰连成一片,军旗在江风中飘拂,虎视眈眈,雄心勃勃。而江东的君臣谈虎色变,魂飞魄散,胆颤心惊,纷纷向孙权提出立即投降曹操。但是34岁的青年将领周瑜却不把曹操的几十万人马放在眼里,他头上戴着青丝做的头巾,手上拿着羽毛做的扇子安之若素、指挥若定,谈笑风生之间曹操的几十万人马就灰飞烟灭了!不可一世的敌人就立即遁逃了。

通过以上易中天先生对《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角周瑜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少年英雄形象。而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赤壁之战的主角应当是诸葛亮,周瑜不过是作为衬托诸葛亮智谋形象的配角而已,是一个气量狭小之人。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英雄呢?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确实是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他24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吴中呼为周郎,就是当时他们这个地方的人都管他叫周郎,叫孙策为孙郎。“郎”是小伙子的意思,这个时候呼他们为郎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招美女喜欢的,帅哥也都是喜欢美女的。我们古人有两句话,自古美女爱英雄,自古嫦娥爱少年,所以美女最喜欢的那就是少年英雄,周瑜和孙策恰恰就是这样的少年英雄。而且,他们也都娶到了江东最美丽的女孩子,那就是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这个时候的周瑜真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

想想看吧,一个24岁的年轻人,担任了一个地方的高级将领,驰骋战场,建功立业,而且娶得这个地方最美丽的女孩子为妻,作为一个男人还有比这更令人羡慕的吗?连苏东坡提起这件事情来还表现出他的无限羡慕呐!我们去品读一下苏东坡的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反正我是羡慕他,你想这样的一个人他怎么可能会去忌妒别人呢?我们忌妒他还差不多。他又怎么可能因为忌妒别人而会被别人气呢?那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就是气量大,品质好;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受冤枉的,蒋干确实到过周营,因为蒋干和周瑜是同学,但是蒋干没有盗什么书。看来历史有时候离我们真的是非常地遥远啊,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了。

事实上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历史学家主张的样子,比方说《三国志》的记载。第二种是文学艺术作品当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还有一种,是一般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方说民间信仰中历史人物的形象,以及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历史人物的形象。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因此一个历史剧,电视连续剧,或者**拍出来以后,我们的观众会发表评论说某某演员演得不像,这个曹操不像,这个周瑜不像,这个林黛玉不像,这个贾宝玉不像。你怎么能说不像,你见过吗?可见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形象,这个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

这三种形象是有差距的,对于三国来说,形象最离谱的是诸葛亮。

一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到空城计,而说起空城计,则展现出了人们对诸葛亮军事天赋的无比推崇。那么,诸葛亮的空城计究竟发生过没有?人们对诸葛亮的追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易中天先生对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又有着怎样独辟蹊径的品评呢?

诸葛亮这个人,至少从晋代开始就已经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当时有一个叫郭冲的人,郭冲这个人大概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觉得现在大家对诸葛亮的评价远远不够,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这里还有五件事情是你们大家不知道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空城计。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见于郭冲的这篇文章。

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了这个材料,并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怎么可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呢?但是这个空城计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所以文学作品是一说再说,戏剧作品也就一延再演,但是这个事情是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的。我们简单地说一下这个空城计吧,大体上的意思就是说司马懿率兵来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这个人是个书呆子,空谈可以,打仗不行,把街亭给丢了,于是司马懿就率领几十万军杀奔而来。当时诸葛亮手上已经没有兵了,只好把城门,四个城门全部打开,派了20个老兵在门口扫地,诸葛亮自己搬了一张琴,焚了一炉香,带了两个小孩子,坐在城楼之上唱卡拉OK。司马懿的大军跑来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门大开他开Patty啊。于是撤军。

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第三,根据这个郭冲的说法和《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一是不合逻辑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

其他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编出来的。其中最可笑的是借东风,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三国演义》,当时诸葛亮借东风是个什么形象?披头散发,光着脚丫,穿一身道袍,所以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这个妖不是妖精也不是妖怪,是妖人。妖人就是当时那些装神弄鬼的,什么巫婆啊,神汉啊,这类的人物。诸葛亮当然不是妖人,诸葛亮不但不是妖人,而且是帅哥。《三国志》说诸葛亮身长八尺,这个八尺是汉尺,汉尺的八吃合现在市尺五尺五寸,相当于一米八四。而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年龄是多少呢?26岁,大家想一想26岁的年龄一米八四的个子该是什么形象?和我们心目中的,我们舞台上的一样不一样?借东风这个事情当然也是没有的。而且就算有,去借东风的人也不该是诸葛亮,该是周瑜啊。我们读杜牧的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没说东风不与诸葛便啊。

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现在成都的武侯祠还有清人赵藩写的一对攻心联,他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一幅攻心联其实是委婉地批评了诸葛亮,批评他在刘备去世以后主持蜀国工作的时候穷兵黩武,宽严戒误。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就变成杰出的军事家了,而且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其他的军事将领都变成了提线木偶,傻乎乎地带着军去打仗,走到地方掏出一口带,军师给我的锦囊妙计,打开看看,哦,这么办。这个实在是太离谱了,这个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崇拜。

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而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像以上分析的空城计和借东风等,只不过是文学家们把诸葛亮神话了,所以历史形象并不等于文学形象。而对三国人物崇拜达到最不可思议的当属关羽,关羽已经成为民间信仰的对象,而且他还被奉为行业祖师爷。那么,民间为什么那样崇拜关羽呢?易中天先生对民间的关羽崇拜又有着怎样的精彩点评呢?

文化人是非常崇拜诸葛亮的,而民间信仰更多的是崇拜关羽,关羽也是一个值得崇拜的人,因为关羽特重情义,这是关羽最大的特点。关于被曹操俘虏以后,曹操对他非常非常好,关羽也非常感激曹操对他的收留和信任,但是关于仍然心向刘备。那么这个时候关羽就面临一个选择,是效忠曹操呢,还是效忠刘备呢?而关羽采取了一个什么做法呢,就是我重重地报答曹操以后,回到刘备身边,这就是重情重义。当然关羽走的时候曹操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大度,当时有人提出来要追杀关羽,曹操说不用,这样的义士我们应该尊重他。可惜现在民间只记住了关羽的情,忘掉了曹操的义,正是由于关羽如此地重情义,因此关羽成为民间信仰崇拜的对象。

但是这个民间信仰呢有时候想起来也是有点怪怪的,我们知道这个民间信仰受两本书的影响最大,一本是《水浒传》,一本是《三国演义》。虽然在文化人那里《红楼梦》的地位最高,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NO.1,但是民间喜欢的还是《水浒》和《三国》。比如说民间行业会用《水浒》和《三国》的人物做祖师爷,比如说强盗以宋江为祖师爷,小偷以石迁为祖师爷,编制业以刘备为祖师爷,屠宰业以张飞为祖师爷,没有以《红楼梦》人物什么贾宝玉啊,王凤姐做祖师爷的。那么这些都还有些道理,奇怪的是剃头匠以关羽为祖师爷,关羽没有剃过头啊,而且东汉的时候这个我们中国人是不兴剃头的,是留全发的。那么想来想去一点联系,无非是剃头匠和关帝爷手上手上都有一把刀嘛,但是关羽的刀是杀头的,不是剃头的。我就想起来清代有一个剃头匠在门口贴出一幅对联来,倒是蛮像关羽的口气,怎么说呢:“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我不知道有人敢去剃头不?

这是一个奇怪的事情,还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关羽现在变成财神爷。你看我们现在很多的企业里面,民营企业,或者是个体商贩他的家里面都供者关羽的像。这个关羽是一个军事将领,你说他是战神这个话还说得过去,他怎么是财神呢?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财都是枪来的?而且依我看,关羽总有一天会变成爱神,会供奉在婚姻介绍所。为什么呢?因为关羽这个人对爱情追求也是很执著的,当时刘备带着他都投奔曹操,曹操是和吕布作战。战前关羽就提了一个要求,说曹公我可以英勇奋战,但是打下吕布以后,有一个女人你要把他嫁给我。曹操说好,刘备也去帮着说,然后到了决战前夕,这个关羽又去提醒曹操,那你说话要算术的,我们打赢了以后那个女人你一定要嫁给我的。曹操说不对啊,这个关羽怎么就认准了这个人,我去看看,曹操一看,哎呀,国色天香啊,我曹某人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结果弄得关羽非常的郁闷。

不过曹操这个人虽然抢了别人的老婆,他也被别人抢了功劳,抢了什么功劳呢?在《三国演义》里面被诸葛亮抢走了空城计的“发明权”,实际上空城计的故事是有的,但不是发生在诸葛亮的身上,而是发生在曹操的身上。是曹操和吕布作战的时候,有一次曹操的军队出城收麦子去了,突然吕布的军队开了过来。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等吕布开过来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姣声嗲气。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个树林子,深不可测,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买在树林子里面了,撤!撤回去以后想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来了,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树林子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历史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呢?我个人的看法还是首先要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弄清楚历史形象。

历史上的空城计看来是有的,但是它不属于诸葛亮,而是属于曹操。通过易中天先生的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三国历史,每个人也都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点评三国人物,所以这就造成了空城计这种张冠李戴的冤假错案。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看待三国这段历史呢?

现在我们知道了,历史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呢?我个人的看法还是首先要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弄清楚历史形象。

对于三国来说,还是要读《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叫陈寿,是现在四川省南充市人。陈寿完成《三国志》这部著作的时间距离西晋统一中国只有五年,就是相隔的时间不是很久。第二点呢,陈寿这个人治学非常严谨,他收集来的材料但凡是他觉得可疑的,他宁肯不用,留下来的应该说是基本可靠。但是正是因为陈寿有这样一个特点,所以《三国志》这本书非常地简略,不是太好看。所以过了130年,又有裴松之来为《三国志》做了注。一般人为古书做注主要是进行一些解释,比方说名词解释、动词解释、时代背景介绍,怕你看不懂,做一个注。裴松之的注不一样,裴松之把陈寿弃而不用的材料,以及陈寿写《三国志》所看不到的材料有选择地补充了进去。补充的时候裴松之也做了一个甄别工作,就是他认为不可靠的材料,他会在后面加以说明,就是我认为这个东西是靠不住的,我认为这个时不可能的,理由是什么什么什么。那么如果几个材料是矛盾的,裴松之就采取并存的方式,罗列在这里,让后来的读者自己去甄别。所以裴松之的注也是比较可靠的。

所以要弄清三国的历史面目,历史形象,也就是这两个东西: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寿志裴注。但是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比方说空城计这个故事,钱钟书先生就认为是“不欺售欺”的典型,什么叫“不欺售欺”呢?就是以不欺骗来欺骗。我这里面没有人,我明明白白就告诉你是没有人啊,结果呢,对方还不相信。你越是说我这城里面真的没有兵,他越不相信。这叫做“不欺售欺”,钱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典型。

因此《三国演义》这本书历来被当作兵书来看。明清之际,清人要入关,他们就用《三国演义》做教材。当时把《三国演义》翻译为满文,印了一千份,作为内部文件发给一定级别的贵族和官员阅读。甚至还有这样的故事,说是有一个满洲将军结识了一个汉人,成了朋友以后这个满洲将军说,你这汉人不错,来来来,你到我房间来,我给你看一个内部文件,不公开的。打开一看,《三国演义》。因为哪怕就像空城计那样的例子,它也有心理学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战。所以为三国演义做批文的毛宗岗父子他有个说法,他说只有谨慎的人才不会做大胆的事,也只有谨慎的人才最能够做大胆的事,因为这个谨慎的人他一生都小心谨慎,他突然大胆一回没人相信。诸葛亮就是一个很谨慎的人,叫做诸葛一生惟谨慎,他谨慎了一辈子突然来一个空城计,那司马懿不相信了,因为只记住了他平时的小心谨慎。当然这个事情也就是碰上了司马懿是个知识分子,想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后来有个叫魏禧的人说了,他说如果是碰上一伙山贼,一伙强盗,土匪,他哪想那么多,管他娘的老子进去再说!诸葛亮不就抓走了吗?

所以,三种形象,各有各的道理。那么我们这个系列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三种形象都告诉观众朋友,然后进行讨论。也就是说我们要做三件工作:第一是还原,就是还原到历史的本来面目;第二是比较,就是比较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有什么不同;第三是分析,就是分析一下这个形象为什么会演变。实际上,品读历史也可以有三种意见,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历史意见;第二种是站在今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做时代意见;第三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做个人意见。

任何人研究历史都难免会有这三种意见,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也就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宋代词人张升的词说,“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实际上进入渔樵闲话的又何止是六朝兴废事呢?那是可以包括一切历史的,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今后的节目里,我将给大家笑谈三国,品读三分。而我们要讲的第一个人,就是一个在历史上争论最大、意见最分歧、形象最多样的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请看下集——真假曹操。

他曾经叱刹风云,他后骂名最多。在演义中,为什么他是白脸的奸臣?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相矛盾?他是奸贼,是奸雄,还是英雄?众多说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个是真实的曹操?《易中天品三国之真假曹操》即将播出,敬请关注!